为什么海南要从岛外运进大量的蔬菜

  1. 为什么海南要从岛外运进大量的蔬菜

为什么海南要从岛外运进大量的蔬菜

我在海南工作过一段时间,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海南本地人特别悠闲,不是这里溜达溜达,就是那边小聚一下,但是题主说的,从岛外采购蔬菜,并不是因为本地人比较悠闲

而是因为气候原因,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海南每到4-8月份的时候,就是属于雨水稀少比较干旱的时候,9-11月又是属于台风来临多雨季节,这样一算下来,

为什么海南要从岛外运进大量的蔬菜 - 中国养殖网

就有8个月时间是无法种植蔬菜的,可是一年才有多长时间,也就12个月时间,要是在去掉8个时间,你说哪有多余时间种植蔬菜,不要跟我说,还有4个月时间,

因为这剩下来的4个月时间,基本多是在冬天季节,虽然海南的冬天不怎么冷,但是对于蔬菜来说,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影响的,不过海南也不是一点蔬菜不种,

像那些生命力比较顽强的各种瓜菜,在海南就种植的比较多,好像海南的乡下地方,到处多是种植这些,当然是不是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也说明一点,海南人是愿意种植蔬菜的,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条件比较好了,既然生活条件好了,你说谁愿意种植这些蔬菜了,我估计没有多少人吧

小结:说句实在话,海南这个地方,是适合人养老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你不用感受冬天的寒冷,也不用感受夏天的炎热,所以在这里定居下来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海南要从岛外运进大量的蔬菜呢?今天必须回答这个问题了!要不的话,一些不了解海南情况的人,会把海南人描黑了。

海南是一个靠近赤道的岛屿,太阳辐射很大,夏天在农田里劳作时,一定要注意避开辐射,要不仅半个小时的话,人不但脱水了中暑,皮肤还会被晒黑晒伤,长期如此的话,容易引起皮肤病或者皮肤癌等,所以,海南人在农田里劳作,一般都是早上五点多到九点多这个时间段,十点基本上都回家或者去忙其他事了,到了下午四点多再去劳作两个小时左右;好在海南的农作物生长都比较快,如果是种植稻谷的话,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椰子、槟榔等只要种植活了,不需要再过多管理,等到生果后摘取。

但是,在海南种植蔬菜的话,夏天真的很不容易:

第一,海南的气候、土壤等在夏天,是不适合种植一些蔬菜的,哪怕你种植下去,收成也很差,能拿回成本算不错了。

其次,海南夏天的气温高,太阳辐射大,如果水分不够的话,种下的蔬菜一会就被晒枯了,而水分过多的话,种下的蔬菜又会出现烂根的情况,所以,在海南的夏天种植蔬菜,是一门农业技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学到。

第三,海南的土壤分为很多种,一些土壤是不适宜种植蔬菜的,只能种植地瓜、西瓜等。

第四,海南的很多农村远离城市,哪怕种植出瓜菜了,从村里运到镇上卖,运费比菜还要贵。

第五,海南出了一些奸商,控制着市场,抬高物价,相信很多海南人都知道咋回事,我就不说了。

第六,海南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等山区的很多人只会种植槟榔、橡胶和水稻等,对种菜是一点知识都没有,这不是他们不愿意种植,是土地和技术制约着他们;而一些生活在海边的人,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靠海谋生,不懂农活,你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犹如要了他们的命。像海南各市县都也蔬菜种植基地,由当地政府出技术和资金,让农民合作种植,但为何这些基地只在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种植蔬菜呢?原因很简单,海南的夏天不适合大面积种植蔬菜!

当然,海南的冬季种植瓜菜的话,那是天然温室了,不但瓜菜容易成活,生长也好,所以,海南的冬季是不缺蔬菜的,不过,有些海南种植不了的蔬菜,还是需要从外省运来。

有些东西,不是只看表面就能得出结论,要深入了解才行。

本人在海南农场挖过树坑(用来种植橡胶的),认识不少的当地人,也去儋州八所昌江的很多农村。可以负责任地说海南人只图清闲不图富贵,水稻一所三熟却有很多终年清水长流的良田长满草,当地种菜养猪的很多都是广东广西人。本地人却在大树下乘凉

因为海南省是我国唯一一个每年能种植三季粮食的省份,所以在大部分人印象里,海南省肯定也可以大面积种植蔬菜,但现实情况却绝非如此,海南省每年都需要从岛外运进大量蔬菜,以供应本地居民以及游客,仅凭借岛内自身所产蔬菜,根本不能满足岛内需求。而之所以海南需要大量运进蔬菜,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海南的耕地面积,另一个则是海南的气候特征,两者都严重限制了海南的蔬菜种植。

海南省虽然不是火山岛,而是属于大陆岛,但海南岛的外形特征与火山岛比较类似,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其中最高山五指山海拔1867.1米,以五指山为中心,周边丘陵、台地、阶地依次环绕,最外围才是平原,所以海南的平原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8%左右,且都属于沿海状态,这种情况下种植水稻以及一些热带特有农作物可以,但要种植蔬菜就有点不够用了。

再一个是海南的气候,种植蔬菜不是温度越高越好,也不是雨水越多越好,像我国著名蔬菜基地--山东寿光,年降雨量就不算高。蔬菜对生长气候的要求其实也和人类一样,讲究一个“适宜度”,海南省夏季温度比较高,处在高温环境下,蔬菜能保住命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大面积生长,而且海南夏季经常有台风过境,造成大风降雨天气,种植蔬菜也可能会被风灾、水灾破坏,毕竟海南的耕地都位于沿海边缘。

其实,世界海岛省份在种植蔬菜方面都差不多,我国海南岛、台湾岛,以及隔壁日本岛自身种植蔬菜方面都不成规模,这也与海的岛属性文化有关。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作为海岛省份,海南省的渔业十分发达,有海产品作为菜品佳肴,自然就会忽略旱地种植文化,且海南岛脱离陆地时间比较久远,古代与陆地往来多有不便,所以也没有形成深厚的蔬菜种植文化,综上蔬菜从岛外进口很好理解。

最后,海南也算是一个旅游度假省份,一年四季去海南旅游的人非常多,夏季戏海、冬季避寒,这催生了海南酒店行业发展,而酒店当中势必涉及到餐饮,虽然海南的海鲜大餐比较丰盛,但菜品齐全是酒店最起码的经营基础,所以岛外大量进口蔬菜必不可少。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去海南过冬的网友说:海南山好水好气候好,平均气温26°C,一年四季皆可以种植蔬菜,但超市或菜市场有一半多蔬菜来自于岛外,为什么本地不能生产大量蔬菜,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看海南自然条件。

海南岛面积不大,才3.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广东省的五分之一,如果从上图的地形地貌来看,也是一个多山的岛屿,山地丘陵约占了一半以上,中间有多条隆起的山脉 ,这些山脉大多是印支运动时期开始,有大量的花岗岩侵入形成,燕山运动与喜马拉雅运动又再一次强烈隆起,形成几座海拔上千米中低山脉,如五指山。

从地形条件来看,海南面积小,低山丘陵多,平原面积狭小,河流发育不充分,不能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没有特别好的土壤生成环境,不太适合种植蔬菜。我们国家农耕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上,如河南、山东、安徽北部等省份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上,即使是江南地区,虽然水热条件较好,但与上述省份相比还要逊色很多。

海南的地形条件与山东寿光、潍坊一带有相似之处,大家知道,寿光一带成为北京的菜篮子,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可是海南为什么不行呢?这还与气候条件有关。

常常有人说,海南长夏无冬,热量资源非常丰富,四季均可种植,但蔬菜的生长需要适度的温差条件,也就是有冷有热蔬菜长势才好,对于海南来说,每年的三月份开始,南海季风开始建立,天气干热,常常在40度上下,这么高的气温,人都喘不过气来,蔬菜也长不好,整个一个夏季,气温太高,影响了蔬菜生长,产量不会那么高。

秋冬季冷空气经常南下,天气也凉爽了,热量资源、光照条件非常充足,这个季节反而是海南的蔬菜生长旺季,有大量的蔬菜供给。

而山东寿光一年四季只有伏天开始休伏,让土壤喘一口气,冬季光照条件好,因有了大棚温室,反而蔬菜产量并不低,比夏季一点也不弱。所以寿光的地形、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蔬菜。不仅我们国家是这样,中纬度地区是世界上重要农业生产地带,如美国大平原。粮食、蔬菜稳产高产,获得大丰收。

海南多自然灾害,与广东不相上下,台风特别多。这里不适宜生存,历史上只有少量的人口居住,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逐步提高,海洋运输业迅速崛起,这里才慢慢地发展起来,从农业生产发展历史来看,这里农耕经验与黄淮平原不能相比,黄淮平原上有5000年的农耕文明,而海南相差很远,这也是海南蔬菜产量上不来的一个原因。

其次是供需关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告诉我们:供给不足,需求较多,价格就要上涨,对于海南来说,每年有大量的“候鸟大妈”南下广东、海南,这些人不能生产,只能是消费,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原来供需平衡被打破,供给不足,当地不仅菜价较高,还需要从其它地区调进大量蔬菜才能满足供应。

近几年海南经济发展很快,国家有很多优惠政策,还成立了海南自贸区,加之三沙市的建立,南海吹填造岛,国际上风云莫测,这意味着海南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海南由原来的前哨又变成的后方基地,为此蔬菜的生产、供给非常重要。

从长远来看,海南蔬菜还需大量调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解决好海南蔬菜供应问题,还要立足于本地,加大海南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增加投入,解决海南蔬菜的紧张局面。海南台风多,找到适合于这种不利的自然条件下温室建设,减少自然灾害及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力争把海南建成第二个珠海特区,实现既定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