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下蛋鸡1000只需要多少平方的大棚?怎么样

笼养下蛋鸡1000只需要多少平方的大棚?怎么样?

感谢邀请,以下为我的一些理解和建议:

首先肯定的是,过大的饲养密度会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增加养殖难度,还容易影响养殖收入。

笼养下蛋鸡1000只需要多少平方的大棚?怎么样 - 中国养殖网

以峪口禽业育种的京红一号为例,科学的鸡只饲养密度如下:

日周龄——标准

1-4天——(每笼24只)面积167平方厘米/只

4天-3周——(每笼12只)面积334平方厘米/只

4-14周——(每笼8只)面积380平方厘米/只

15-16周龄以后——转入蛋鸡笼(每笼4只)面积450平方厘米/只

降低鸡群饲养密度的措施,包括:及时分群和分群措施等。

1、及时分群:根据鸡群日龄分群,降低饲养密度,从而增加鸡采食面积与饮水面积。

2、分群措施:上笼时、分层时、免疫时、转群时。

上笼时:挑出身体较软、体重偏轻、卵黄吸收不良、脐带愈合不好、精神差的鸡,减小密度并放到温度较高的位置饲养;

分层时:可以将弱雏挑选出来,例如没嗉子的,体重瘦小的鸡;必要时全群称重;

免疫时:可以很好的利用抓鸡机会将瘦小、体软、挣扎无力、精神差的鸡挑选出来;

转群时:将发育差体重轻的挑出来单养;可以通过鸡冠大小、体重判断。

密度是包含在体重管理里的,而蛋鸡体重又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与高峰期维持时间,只有确保鸡群的体重均匀度,促使鸡群进入体成熟,与性成熟完成匹配,才可以保证鸡群可以适时开产,所以应科学健康并且重视管理养殖密度。

是否建大棚,是根据你当地的气候环境来定的,如果是南方,可以建个围栏,有个它们躲风避雨的简易房子或大棚就可以,平时散养。养面积平均每只3-5平方米。如果大棚养,可以用分层立体养殖建棚所需材料 (1)细竹杆,直径3—5厘米,长5—6米,做拱形架(纵托架)和横向交叉固定用(注:3—4厘米宽的长条竹片也可)。 (2)粗竹竿或木竿:直径8厘米左右,长(高)度视大棚高度而定(预算出埋人地下部分)。做拱架顶立柱用。 (3)单层苇箔。做棚脊托膜层用。 4)聚乙烯防老化无滴薄膜。8丝以上,做大棚包封用。 (5)草帘。做大棚保温、遮阳搭盖用(也可用稻草或麦秸草代替)。 (6)尼龙网和铁丝网:网孔小于1.5厘米*1.4厘米,做大棚罩网和大棚边底挡网用。 (7)聚乙烯细绳或铁丝。做棚架捆扎固定用。 (8)砖。砌棚体用。 3、大棚建造工艺 大棚建造规模:因地制宜,一般为东西走向,长12—15米,宽6—8米,高l.8—2.2米。大棚建造形式主要分为拱棚式或单坡式两种。 大棚你不可能直接建造60x5米吧`` 最好还是分开点好``如果传瘟的话就不好 解决了``分开的话``传也就一个分区``相对而言`也容易控制``


一亩地的大棚,养殖蛋鸡,养多少合适,怎么找销路?

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使用大棚来养殖蛋鸡,因为大棚容易建设,投入的成本不高,也方便鸡群的管理,日后想要拆除也轻松,而且造成的损失也不大。那么,一个鸡棚饲养多少只蛋鸡最适合呢?

◆一亩地的大棚适合蛋鸡养殖的密度

养殖蛋鸡,不论是鸡棚内饲养,还是笼养,密度都要把握好。饲养的密度过大,蛋鸡的活动空间太少,拥挤,不利于鸡的生长。同时,密度太大,鸡群呼出来的二氧化碳以及排出来的粪便,更容易污染鸡棚内部的空气,导致蛋鸡生长于污浊的空气环境之中,影响到蛋鸡的心、肺、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所以,合理安排好蛋鸡的养殖密度显得非常重要。

这里建议,仅作参考。在大棚内饲养蛋鸡,散养的密度为5~6只/平方米,那么,一亩(667平米)大棚可以饲养3000只左右的蛋鸡。笼养的密度为14~15只/平方米,那么,一亩(667平米)。大棚可以饲养9000只左右的蛋鸡。

在大棚里面饲养蛋鸡,除了掌握好密度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管理事项需要注意。

◆大棚养殖蛋鸡,温度管控很关键

温度的变化对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最适宜的温度在13~16℃之间。所以,平时我们要做好温度的调整和控制。

  • 春秋季节,可在上午8~9点卷起草帘吸收阳光,以提高温度。下午4~5时,可以放下帘子进行保温。
  • 夏季可以搭个草帘进行遮阳,同时多开窗口通风。
  • 冬季上午10点把帘子卷起来,吸收阳光提高温度,下午3点放下保温。



◆光照对蛋鸡下蛋影响很大,要控制好

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蛋鸡产蛋的影响很大,在适宜的强度之下,光照的时长越长,产蛋性能就越好。建议蛋鸡每日的光照时长维持在16~17个小时。那么,如何去操作呢?

在雏鸡21日龄之后,光照的时间调整为16个小时,光照的强度为每5~8米的距离安放一个灯泡。然后,把开关灯的时间固定下来,往后不可随意更改时间或者增加/减少开灯时间,以免影响到蛋鸡的正常产蛋。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同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有点意思的事儿】,多多给予点赞,化成我继续分享更多三农知识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