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的白蚬子怎么少见了

丹东的白蚬子怎么少见了?

说到蚬子,丹东有名的就有三种,黄蚬子、沙蚬子和白蚬子。虽然名气不如黄蚬子,但是在烧烤流行的丹东,白蚬子是桌上不可少的美味。

丹东的白蚬子怎么少见了 - 中国养殖网

往年丹东的白蚬子都是4月份开始大量上市,但是今年在3月中旬就开始大量捕捞了。养殖户表示现在捕捞上岸的白蚬子多是一年的苗,同样大小的苗种,以往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长成,今年只需8个月,虽然提前一个月上市,但是和往年五一时候差不多一样肥了。“丹东发布”的记者在盛产白蚬子的东港滩涂看到,一万斤左右的白蚬子20分钟就分光了。

养殖户说,今年年景不错,白蚬子大丰收,现在每天都以一万斤左右的速度出货。

不过“丹东发布”的记者近日去市场转悠了一圈,却发现丰收的白蚬子在市面上很难见到,于是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家养殖场的业主表示,他们捕捞的白蚬子运往鞍山的多,现在物流都很便捷,发往外地的货就多。

白蚬子现在一般都养殖在海里而不是滩涂,一般渔船捞上来的白蚬子,就先放在水槽之中,然后加入沙土反复搅拌,等鲜活的白蚬子慢慢浮上来,再从水槽中捞出来。然后直接发货走人。

一位专业人士则表示,这个根据行情了,外地的价格卖得高,本地的低的话,自然就会多卖到外地去,本地的量也就少了。

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杨辉表示,不少丹东的水产都被南方买家大批吃进,比如说特产的小人仙这种贝类,福建商人直接收购就在东港本地进行加工,做成即食海鲜然后买往全国各地超市等地方,所以小人仙在丹东市面上很少能买到。他认为,白蚬子可以也会面临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