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郭子仪(697 -781年),人称郭令公,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身份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打败史思明,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于回鹘合兵,收复了两京,平定了安史之乱。765年,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并与其联合,大破吐蕃。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封代国公,次年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因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为汾阳郡王。被尊为“尚父”,后进位太尉、中书令。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 中国养殖网

郭子仪身长六尺有余,体貌俊秀。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上,后累迁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天宝八载(749年)三月,郭子仪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横塞军使、安北副都护,又改横塞军使为天德军使。天宝十三载(754年)春,郭子仪兼任九原郡(丰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后因郭母(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去职返家守孝。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月,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粟特族人安禄山,平卢军兵马使、突厥人史思明先后叛乱,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郭子仪兵出井陉(今属河北石家庄),汇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当时,郭子仪、李光弼之兵全部加起来还不足安禄山一人所率兵力的五分之一,硬是在九门(今河北藁城)抵御史思明40多天。郭子仪、李光弼两军奋勇厮杀,夺取了常山郡(今河北石家庄东北)九县控制权。安禄山、史思明后路受到严重威胁。

《反三国志演义》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家中藏有一本《反三国志演义》(以下简称《演义》),是于1987年7月去北京出差时购入。读过若干遍, 回答此问题,首先从作者及成书说起。

一、作者及成书简介

(1)作者周大荒,又名周天球,字大荒,号书生,湖南祁东县人。民国初年文人。 早年曾就读于船山书院,毕业于湖南公立法政学堂。民国初年,曾就职于法院,后离职游历于京津两地,一度受荐任天津高等检查厅书记官。继而担任《民德报》的文苑专栏主笔,曾做过地方小军阀幕僚。

(2)《演义》始作于1919年,1924年起在《民德报》连载,历时三年。1930年,上海卿云书局把它结集出版,平装八册,每回都有插图,总计六十回,是白话文章回体小说。

1986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无插图)、2001年广州出版社重印。

二、《演义》是怎样一部小说

(1)《演义》是一部与《三国演义》大唱反调的小说。《三国演义》多被评价为三分虚,七分实,而周大荒在《演义》中仅仅是借用若干三国人物的姓名,其情节事件则纯属虚构,任意发挥。所谓唱反调,不在三国分裂之成因,而在三国纷争之结局。

小说《第一回-省诈书水镜留元直-迎徐母孔明遣赵云》从徐庶进曹营开始,就改写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作者本就喜好三国,其中最喜赵云、马超等,所以在书中增大了赵云与马超的内容,尽出其郁闷之气,并让此二英雄成为蜀汉的擎天之柱,最终攻陷许昌。

全书为所有抑郁不得志或短命的英雄们“平反昭雪”,如徐庶之母被赵云救出,魏延偷度子午谷成功等。书中的刘备手下众谋士层出不穷,诸葛亮聪明睿智,足智多谋;而徐庶则识破曹操诓徐母手书的把戏,在赵云的协助下将母亲救出许昌,自己亦留在蜀汉。庞统胜利大逃亡,躲过落凤坡一劫,得以继续辅佐刘备。周瑜则一改心胸狭隘之形象,成为很有正义感的英雄,孙尚香就是由周瑜力主嫁给刘备的。诸葛亮为赵云做媒,迎娶了马超才貌双全的妹妹马云騄(此人纯属虚构),郎才女貌,双双建功立业。书中并对武圣关羽的忠义,孔明的聪明睿智亦推崇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