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失联女大学生黄某某遗骸被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青海失联女大学生黄某某遗骸被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件果然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不过并不是他杀!我们来看看警方刚刚公布的信息。

在青海失联女大学生黄某某遗骸被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 - 中国养殖网

其实在一开始,大家的猜测就是最坏的结局,公众都有心理准备了。

因为一个女孩子去可可西里这种无人区,实在是太危险了。

这些年,各种文艺青年的精神圣地,有西藏,有可可西里,仿佛进入无人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丝毫没有对自己生命安全的重视。

诗和远方对普通人来说只不过是停留在文字上的精神美感,在没有充分的准备下,大家

切莫盲目追求

接下来我们看看警方发布的公告内容

最细思极恐的一句话是:在现场勘查发现人体骨骼组织,经过DNA对比确认为黄某某遗骸。

该女生失联到现在那么长时间里,如果按照死亡时间最长的估计来判断,那她的尸体腐烂程度应该还没到不能辨认的程度,更何况从穿着的衣物等也能判断出来身份。

而警方公布的信息是:发现人体骨骼组织,注意!不是发现遗骸!从而进行DNA比对才确认的黄某身份。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黄某某应该是在无人区遇上了野兽,她被野兽攻击后被分食

生命的禁区

诗和远方里并没有告诉你,洗涤灵魂的地方是有野兽的。

可可西里被多国科学家称之为:“生命的禁区”。

因为它的地形非常复杂,自然条件又恶劣,缺乏淡水,还有很多的野生动物生活。

所以它根本不适合我们人类单枪匹马去探索,不对,应该说是探险。

如果你因为盲目的自信而去往这里,等待你的结局大概率是悲剧收场。

所以各位朋友,千万不要一时兴起追求诗和远方的心灵净土,而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需得量力而行,以此为戒

毕竟,你的生命只有这一次。

最坏的消息还是传来了,备受大家关注的四川籍女大学生黄某某的遗骸被发现了。

7月30日19时40分许,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清水河南侧无人区相继发现其身份证、学生证及相关随身物品。并在现场勘查发现人体骨骼组织,经DNA比对为黄某某遗骸。经初步侦查,排除他杀。目前,相关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

由格尔木警方发布的通报可知,黄某某不幸离世了,

事件回顾

7月5日,四川籍女大学生黄某某一个人乘坐火车从南京前往青海格尔木,而女孩的家属7月26日向媒体表示,黄某某已经与家人失联整整19天,也就是说在7月7日的时候这个女孩就再也没有联系家人。

从搜集的线索可以知道,黄某某7月7日凌晨5时半网约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大约在当天8时许,黄某某最后一次和朋友进行了微信联系,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

黄某某去格尔木干啥呢?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去当驴友,据出租车司机回忆黄某某自己携带了帐篷,下车后就一个人独行。

从后来的调查可以看出,黄某某之后虽然手机关机再也没有跟家人和朋友联系,但是她先后在玉树州曲麻莱县、格尔木多处景区等处出现,但是在7月134日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踪迹。

黄某某的死因

当地警方证明了黄某某的死因不是他杀,不过可可西里是自然保护区,当地有不少凶猛的野生动物,要知道这地方可是有棕熊、野牦牛、高原狼等对人类很有威胁性的动物。

从发现黄某某人体骨骼组织来看,她死后尸体肯定受到过某些野生动物的啃食,可以说是非常的残忍,但是也不排除是生前被动物袭击,总之这个女孩在死前肯定是很绝望的。

其实从女孩从可可西里失踪,不少资深驴友就表示她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以为这个地方好多有经验的驴友都是至少好几个人组队去的,一个孤单的女孩生存几率实在太低。

这个事件对我们的教训

这个女孩失联后,出动了大量警力搜寻,而搜寻人员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因为在可可西里非常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大家还记得2010年的复旦大学18驴友事件吗?当时黄山风景区的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大学生走出危险区时,不幸坠崖,当场牺牲,他才20多岁。

女孩逝去了,对女孩的家长而言是一个悲剧,家长发表了公开信,最后一段让人泪目:

作为失去挚爱孩子的父亲,此时此刻我和孩子妈妈万分悲痛,但是,我们依然想呼吁所有的家长们,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好好珍惜他、爱护她、保护她,让这种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可可西里是非常危险的无人区,黄某某独身一人前去即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没有比父母更爱孩子的了,有时候我觉得真的不要为所谓的“诗和远方”所误导,踏踏实实是最好的,黄某某已经逝去我无疑苛责,但是看到她悲痛欲绝的父母,我又不得不想说两句。

四翅滨藜是什么东西?

展开全部

滨藜是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翅滨藜是美国科洛拉多洲立大学等单位经过25年的努力选育出的一个改良品种。被广泛用于牧场改良,水土保持和盐碱荒滩的改造。在美国四翅滨藜广泛用于路、坡固定和水土保持,但主要用于牧场改良。1976—1982在错庭牧场(已退化的牧场)进行了种源、适应性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可为提高和恢复错庭牧场质量起重要作用,对供应牲畜和野生动物的饲料十分有利。

印度从美国引进了12种滨藜品种、试种在巴夫纳加尔盐碱地里,收获几次后,这些土地即可种植谷物。印度托报报道:一种叫滨藜的奇迹植物是开垦印度700万公顷盐碱地的关键。从事这项研究的印度中央盐和海产化学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滨藜有良好的饲料价值、耐旱和高产等特性,是一种适宜在半干旱地区种植的植物,因为它除了能除去土壤中的盐分外,还能提供牲畜饲料”。

突尼斯和北非一些国家为了开发盐碱地资源,已有20000公顷盐碱地种植了滨藜。在澳大利亚、南非、以色列和北美地区,滨藜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重要的饲料灌木之一,此外也用于绿化和水土保持。

2003年开始我国将在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等地区及环渤海将进行引种栽培,四翅滨藜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一、四翅滨藜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性:

1.生物学特性:四翅滨藜为旱生植物,喜光,根系发达,一年生露地苗根深可达3—4米,二年生根深4—6米,是植物高度的5---6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