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建立一个“鱼塘”

怎么建立一个“鱼塘”?

建立一个鱼塘需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挖鱼塘人工的话比较费工,最好用挖机来挖。按照你的设计叫挖机师傅挖出来,然后买石头,沙子,水泥,请师傅把鱼塘的边缘砌出来,用水泥糊出来,方便蓄水,底部不用浇灌。鱼塘周围如果需要砌石头挡墙就做好。然后解决水源问题,拉胶管或者水沟引水,水源不要有污染。处理好进水和排水的处理,进水的水流量稍微大点有一定高度,这样会给鱼塘增氧。排水口用铁网,防止水流过大冲走鱼苗。

放水前后都需要对鱼塘进行消毒,等消毒一段时间后,可购置鱼苗投入池中。鱼苗需要甄别,看放什么品种的鱼或多大的鱼。这边放的都是3、4两的鱼苗。鱼苗投入鱼塘还有段适应期,会有些许死亡迹象,及时捞出死鱼,以免给活鱼造成影响。按时投放鱼食或者饲料。

鱼塘周边可按自己设计种植绿植,空土上可以撒草种增加绿化,也解决一部分鱼食来源。


怎么建立一个“鱼塘” - 中国养殖网

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下鱼塘是什么。

百度中有对于鱼塘理论的说明:把客户比喻为一条条游动的鱼。而把客户聚集的地方比喻为鱼塘。

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分析鱼塘里面不同客户的喜好和特性,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最终实现整个捕鱼过程的最大成功。

综上与圈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自身定位很重要。这样才能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鱼,再从从自身对所属行业的认知,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希望可以帮到你!

现在的水产养殖比较多元化了,有网箱养殖,泥塘养殖,大棚养殖,还有最近这几年兴起的工厂化养殖,把鱼、虾都搬到室内来养,这样就不用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且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但不论怎么养,鱼都离不开水,都要建立个空间给鱼、虾活动。今天跟大家分享最常见的泥塘养殖,鱼塘要怎么挖更合适呢?很多人就会说了,挖鱼塘无非就是用挖机或者推土机把泥都推开,把塘基筑起来不就行了。对,说白了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在挖时要挖多宽挖多深比较合适?还有鱼塘要挖成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才是最理想的呢?这些细节问题往往都会被很多人忽略掉,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细节能起很大的作用。

那么我们挖鱼塘要挖多大才是最理想的呢?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在开挖之前你就要考虑清楚,是打算用来粗养还是精养的。粗养,密度小产量低,不用人为增氧也不用改底。就是仿照自然生长环境来养殖,如果是这样的话,挖鱼塘就是越大越好,大的鱼塘水面宽,风就容易吹起浪。那样就能增加水中的溶氧,而且鱼塘宽了就会比较多自然饵料供鱼食用。不过如今的水产养殖一般都追求高产量所以都是高密度养殖,这时鱼塘就不是越大越好了。鱼塘大了有个几百亩确实通过风可以增加水中溶氧,但是我们要想调节水质,这很难掌控而且成本也很高,还有风险比较大。就好像把100个鸡蛋放一个蓝里装肯定没有把它分开,用十个篮子装安全。分成小鱼塘管理比较方便,喂料时基本每条鱼能确定都吃到料,这样出鱼时会比较均匀。那么鱼塘要挖多大比较适合呢?经过很多人实际操作总结出每个鱼塘15亩左右是最理想的。太小了会浪费地方,太大了会增加风险。

池塘养鱼中如何实现稳产?

池塘养鱼中如何实现稳产?

做水产养殖要想鱼塘实现稳产,除了好的技术和适宜的天气外,从个人角度来看还得注意以下细节:


  1. 清塘消毒,想要好的结果,必须先要有好的开端,在空塘期将鱼塘排干水,把塘中过多的淤泥及塘周边的杂草、杂物清除掉,并对鱼塘进行修整,同时做好防敌害和防逃的工作。如果天气好 可将塘底晒一下,这样更利于下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管理。在下鱼之前约15~20天时将鱼塘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踏火之前的文章中有专门关于鱼塘清塘消毒的方法介绍,要需要的可去翻阅)。消毒之后加水并施足底肥。底肥的量可根据所放养的鱼种类及鱼塘的底质情况来用,一般的塘用发酵好的鸡粪的话大约在100公斤左右。

  2. 鱼种选购与放养,如果是要买鱼种的话,最好是就近择优去买一些熟悉苗种场的鱼,不要因便宜去买一些品质没保障的鱼种。鱼种在买回来下塘放养时一定要先消毒后再下塘,可用3~5%的粗盐水泡10~15分钟左右,将身表所带的细菌和寄生虫杀掉。这样放下去的鱼种在健康上来说相对会安全很多。同时买苗、下塘的时间最好在晴天来做,阴雨天在操作过程中鱼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在放养鱼品的搭配上可根据当地的市场喜好情况、自己的资源和鱼塘条件来合理搭配放养。
  3. 水质管理,养殖前期因气温低、鱼的个体小水深可浅些,随着鱼的生长和天气转热再慢慢把水加到最深的水位,在养殖中后期一定要定期的用药物来改底调水,改底的药市面上品种繁多,如果水源好的话的用一般的芽孢菌或EM菌之类的就可以解决问题。
  4. 投喂,这个在平时的投喂过程一定要做到看天气、鱼况、和水质来喂,水质、天气不好或鱼况较差时要少喂或不要喂,特别是高温季节看天气来喂很重要,在喂的过程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及固定的点来喂,鱼的饲料种类不能变换太快,如需要换饲料最好有三天以上的过渡期,让鱼慢慢适应。
  5. 健康安全,平时多注意鱼的吃食情况,当吃食出现异常时要多分析下是鱼的问题还是天气或水质的原因所引起的,在做相应地处理。对于鱼病预防可在平时的饲料中定期拌入一些大蒜素或多维、三黄散之类的,这样可起到提高鱼的免疫和防消化道类的疾病。鱼病季节前期要统一用一次药物来杀菌、杀虫,也可以用挂袋的方法来防,挂袋常用的药有漂白粉、二氧化氯、敌百虫等等都可以。
  6. 高温季节要防缺氧浮头,这个是重中之重,如有疏忽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为防鱼防头发生,夏天在雷阵前、晴天中午可将增氧机开启来,正常情况下每天下半夜要开泵,特殊天气条件下,晚上要起来观察下鱼况。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