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养猪人卖猪的价格,猪价后续是涨还是跌

11月15日,养猪人卖猪的价格,猪价后续是涨还是跌?

11月15日,养猪人卖猪的价格,猪价后续是涨还是跌?

谢谢邀请

自从今年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肉以后,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连续近十天的回落,一些地方已经跌破了每斤12元,从13日起影响地方开始又开始进入新的涨价潮了,15日各个地方的猪价不一样,大多数地方的肥猪价格也就是今天涨五毛,明天跌八毛的状况,围绕每斤价12元左右波动,涨跌幅度微小。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当前生猪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很快南方地区就进入了猪肉消费的旺季,猪价后续是涨还是跌?我认为猪价不可能大起大落,大概率稳定在每斤11—13元之间进行波动。

一是近几年来形成了“猪肉价格逢节必降”的规律,这是由于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过去计划经济的物价是由政府管理物价的部门制定的,而且一旦价格制定后是比较稳定的。现在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市场的物价是由市场供求状况了确定的,因此每逢年过节,屠宰企业和农贸市场的猪肉零售商常常共同哄抬物价,提高猪肉的销售价格,形成了猪肉价格逢节必涨的状况,价格的上涨幅度很大。为维持猪肉的正常供应,政府只能采取投放储备猪肉措施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使猪肉价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多年的调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政府出手干预,猪价低与成本价可以调控回升,高价猪肉可以平抑而下跌

二是今年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降,尤其是西南地区,今年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的许多地方发生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这些省是价格制作腊肉的主要省份,近三年来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明显减少,特别是今年疫情比较严重,众所周知,如果某地发生了疫情,这个地区将被封闭管理,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实行静默防控,禁止人们聚集和外出,这样造成人们没有办法外出工作,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商店关门,工厂停工。冬季消费猪肉量最多的西南地区今年发生疫情比较严重,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长期不能外出打工,经过长时间的封闭,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普通百姓购买力大幅度下降,消费者重点是解决温饱问题,对于肉食品来说是非常奢侈的,现在只能转向消费价格相对稍低的肉鸡和鱼了,有人说现在农贸市场卖猪肉的比买猪肉的人多,也就是说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大量减少,过去农贸市场的猪肉摊位前是人头攒动,现在可以说是门可罗雀。社会购买力的下降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猪肉的消费,从而抑制了肥猪价格的上涨。

12月30日,养猪人卖猪的价格,现在卖猪合适吗?

12月30日,养猪人卖猪的价格,现在卖猪合适吗?

11月15日,养猪人卖猪的价格,猪价后续是涨还是跌 - 中国养殖网

今年的猪价比较诡异,变化无常,千百年来形成的规律已经被完全打破,农历冬、腊月物价上涨是千百年来的规律,老话告诫我们“有钱不买腊月货”,通常在腊月的货物是相当贵的,有的已经是天价了。在每年的腊月,传统习惯就是制作腊肉和腊肠,由于短期内猪肉需求量的增加,造成市场肉类价格出现涨价。在春节期间,就是供大于求的货物也相应提高销售价格,没有一样东西不涨价。好像在春节前,人们是非常有钱,都是土豪,都可以宰,所以物价上涨与人为抬价是密切相关的。

春节越来越近了,通常猪肉的消费量是与日俱增,价格也是不断回升,腊月份是一年中猪肉销售量最多的季节,是一年中猪肉消费量最高的季节,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最高的季节。在春节前也是人们最有钱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定的年货,猪肉就是每家必买的年货之一,因此,春节期间肉价是会回升的。

今年的猪价比较诡异,猪价只要回升,就会有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猪价格的回升,从年初开始猪价持续下跌,由年初的每斤18元左右持续9个多月的下跌跌破5元,就是传统猪价格必须涨价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猪价仍然是萎靡不振,养猪人已经深度亏损,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十月份盼来了猪价的回升,大部分地区的猪价每斤回升到8.5元左右,有的地方突破了每斤十元,猪价已经越过了生产成本线,有一定的利润可以赚了。可是好景不长,猪价又回到了下跌的状况。

我认为真正准备年货的时间是在腊月份,冬月份马上结束, 现在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在腊月置办年货,提前准备年货的已经不多了,购买猪肉是置办年货的主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或多或少要购买一定数量的猪肉,因此在农历腊月期间的猪肉消费量是大量增加,价格自然是要涨价的,现在猪价下跌,但是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价格是维持原来的价格没有下跌,我们这里的猪肉价格仍然是原来的价格,纹丝不动的。农历冬月南方地区一些家庭已经完成了腊肉的制作,但是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习惯于在腊月份制作腊肉和灌装腊肠,就是我们村除了少数农户在大年三十前屠宰年猪外,许多农户都需要从集贸市场购买猪肉制作腊肉、灌装腊肠,仍然有许多农户还没有制作,要等待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后,因此,在春节前猪肉的销售量会增加,只要有消费,价格就会回升。

屠宰企业和肉食品加工企业收储和进口的冷冻猪肉在前段猪肉高价时间已经大量上市销售,,这些冷冻猪肉现在所剩无几了,同时国内九月份后进口冻猪肉大幅度减少,因此春节期间猪肉主要是依靠散养户饲养的肥猪,而且年初散养户是要自己屠宰部分肥猪,市场肥猪供应量基本是平衡的,价格就会回升。

今年国内的生猪产能仍然不足,生猪养殖数量不足,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现在生猪养殖数量仅恢复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前的2017年的水平,我国每年生猪递增必须达到5%以上才能满足市场肉食品增长的需要,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发展速度,缺额在15%以上,因此,国内的生猪生产并没有真正的饱和,与正常发展速度比较,缺口还是大的,到中秋节后进入猪肉消费旺季,肥猪供应的缺口就会显示出来,猪肉价格是要上升的,而且上涨幅度是相当大的。现在市场上出栏肥猪过多是由于养殖企业按照工业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养猪,在猪肉的消费淡季过于集中出栏肥猪,消费量没有得到有效的增加,显得现在养猪数量已经饱和了的假象。现在由于存栏生猪不足,国内玉米消费量减少,玉米价格持续下跌。

虽然在农历腊月份猪价是要涨价的,但是由于今年猪价好像公园中的“过山车”,价格忽高忽低,不稳定,可能是跨界投资养猪企业与界内老养猪企业争夺养猪业大佬地位还没有最后落实,垄断企业还没有最后确定,竞争仍然继续,因此,现在能够大量出栏肥猪的是占肥猪养殖数量40%多的散养户,大家要齐心协力,不要匆忙大量集中出栏,甚至于要减少肥猪的出栏量,让猪价回升,等待猪价回升到心理价位后再出栏,肥猪在农历冬月份不要出栏,这个时间出栏不合适,在腊月份上中旬出栏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