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究竟该怎么养

生猪,究竟该怎么养?

乡村萤火虫

生猪,究竟该怎么养 - 中国养殖网

18小时前 · 三农领域创作者

时至深秋,农田里种植的红薯已经或者就要被薯农们收获了。许多薯农种植红薯,但并不是所有的薯农都了解这个为害红薯的“沙虫”。一头雾水也好,一知半解也罢,乡村萤火虫愿意和各位薯农共同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沙虫”,并对有什么办法防治它解疑释惑吧!

认识它,“沙虫”是一种什么虫?

“沙虫”是一种鞘翅目昆虫,成虫体长5—8毫米,体形细长,乍看上去有点类似于蚂蚁。“沙虫”的全体除触角末节、前胸和脚是桔红色外,身体其余部分都是蓝黑色,并且有金属光泽。“沙虫”的头部延伸成细长的喙,形状就像一个微缩版的象鼻子,咀嚼式口器生于喙的末端。雄性“沙虫”触角末节成棍棒状,雌性“沙虫”则成长卵形,显著隆起。“沙虫”的鞘翅表面具有不明显的小刻点,脚细长。初孵幼虫乳白色,后变淡黄色,表面有小刻点。

“沙虫”只是广东人给这种为害红薯的小虫子起的一个方言名字。它的中文学名叫“红薯象鼻虫”,也就是“蚁象”,归属于鞘翅目蚁象科。

了解它,“沙虫”如何为害红薯?

“沙虫”主要以成虫在田间或者是被贮藏的薯块中,以及田间遗留的红薯茎、叶和农田土缝中隐蔽越冬,“沙虫”的卵、幼虫和蛹也能在薯块中越冬。早春天气回暖后,越冬的“沙虫”成虫会在过冬的植物上完成1代。之后转移到红薯田为害,并产卵在薯块皮层下,或比较粗的薯蔓上,每雌产卵30—200粒。产卵之后,“沙虫”一般会用胶质物盖住产卵口。

“沙虫”卵在薯块中孵化成幼虫,幼虫在薯块或者藤内生活,薯块被蛀食成不定形的弯曲隧道,隧道内充满虫粪。被“沙虫”蛀食的红薯伤口,会诱使致病病菌侵入,导致红薯发生黑斑病、软腐病等病害。最终使红薯薯块腐烂、霉坏。受害薯块因为被害而发生恶臭或者生出苦味。“沙虫”的老熟幼虫在隧道末端近表层处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