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在2200年前就在广东龙川建立南越国了,那些人是否是客家人

南越王在2200年前就在广东龙川建立南越国了,那些人是否是客家人?

首先声明:我是广府人,我对客家、潮汕、雷州,这几个族群都没偏见。我发文的主要原因是看到我们广东省的几大主要族群最近在网络上矛盾很大,想借此表达自己的看法,第一:广府和客家都是汉人,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最近在黄氏宗亲会上,见到有属于不同地方(福建,安徽,河南,广西,海南,广东,江西等同宗兄弟),说着不同地方语言(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雷州话,闽南话,普通话等等)都是黄氏峭山公后人。第二:广府和客家在网络上的发言都是带有主观性的,且都没真凭实据,容易制造矛盾,没有权威部门认可。第三: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广府和客家族群都是这两三百年才有的称呼。最后:真有较真的朋友,想知道哪个族群才是最先来到广东定居的,可以组织一些历史专业学家,找找各自祖坟、老坟,看看族谱上对得上的祖先坟墓存在的时间哪个族群更加久远,到时候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这个题目有些夸张。赵佗不可能在龙川建南越国,龙川也没有成为秦朝时粤东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何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來看龙川的情况。现在的龙川位于新置的河源市不远,离赣南的龙南县仅百公里。是建在东江江滩上一座小县城。县城靠山近水,方圆大约3.4里。现保存的只有东城墙和部分北城墙。但从青砖城墙來看,又似乎是明清时期新筑的。城中最古老的遗迹是赵佗井和书生考试院,但很难说清楚是否秦代的。现存最老的房子是民国时期一座南洋风格的两层会馆。从史志來看,龙川最古属循州,但循州治所在今惠州。循州在唐代也改名惠州,与龙川无涉。

从龙川情况可见,赵佗作为秦50万征伐岭南大军一名战将,他带领其中的2.3万士兵从江西赣江起岸,长途行军一千多里进入岭南,在龙川安营扎寨。然后再派快马与攻打番禺都会的秦军主力联糸。但是他没想到,主力部队却遭到楚国残余军队和百越武装的联合抵抗。主帅屠睢及数十万秦军被杀身亡,血流成河。秦军剩余主力只得逃回到大庾岭到骑田岭以北,赵佗也只能龟守龙川。四年后,秦朝派任嚣接替主帅。在江西大庾岭下的大余县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攻打岭南的战略部署。会议上,赵佗谈到驻守龙川的情况和感受,提出“民族融合”的意见,受到任嚣的重视。从此征伐岭南的秦军一改虎狼之道,加上抗击秦军的楚人和百越人早已安全转移到广西各地,秦军终于安全地占领岭南。赵佗也被晋升为任嚣的副手。长期与任嚣在一起。《南越志》记载:“任嚣尉佗时,因楚时有五羊图以为瑞,遂图于厅堂上矣。”这说明任嚣赵佗住在广州尊重过去的楚俗。五羊城广州是楚人占领番禺后借口神仙派五只羊驮送稻种令百越人种植的地方,体现民族融合精神。

他们是最早的客家人,比中原迁徙到福建的客家人早10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笫一批客家人。

秦始皇统一以后,为开疆拓土,命任嚣率军队向南进发,并且明确下旨,无论北方出现什么情况,军队不得返回,根据现有的资料,任嚣死后,副将赵佗担任主将,赵佗曾上书朝庭要求派女奴到南方做杂活,比如洗衣服、煮饭等,秦二世同意了他的奏折,并派3万女奴到南粤,依此可以确定,当时南下的军队数量应在3万人左右,南下的总人数应该在6万人左右,很多人认为南下的人数为50万,这是错误的,假如有50万军队在南粤,当秦危急时,秦二世肯定会下旨让这些军队撒回,而不是把修骊山墓的罪犯组织起来。

这些南下的军队以龙川(今广东河源市)为基地,向南粤的各个方向进行征伐,随着女奴们的陆续到来,并与土兵们结婚生子,龙川很快成为最早的客家人中心,又随着战斗的持续,他们每夺取一个地方,便派兵驻守,同时从龙川迁来家人,经过十几年的战争,到秦朝未年,客家人己经遍布在今天的广西东部,福建西部,湖南南部及广东地区。秦汉战争时,赵佗在番禺(今广东广州市)称帝,称南粤国,这样客家人的中心从龙川迁移到番禺。

南越王在2200年前就在广东龙川建立南越国了,那些人是否是客家人 - 中国养殖网

自汉以后,北方战火不断,人们流离失所,人口不断下降,生产也不断萎缩,但南粤国却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这些土兵从北方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上南方肥沃的土地,社会生产很快繁荣起来,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这些客家人与当地的土著人由以前的对峙,也不断地走向接触,融合到当地之中,他们汲取了土著人文化营养,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客家文化。

在以后的朝代里,北方每次遇到灾难,都会有大批人南迁,他们沿水路而下,到达今天的江西赣州市,然后翻过五岭到达福建、广东等地,特别是到达福建地区,他们与当地人融合,也成为客家人。所有的客家人创造了今天的客家文化,同时随着客家人的漂洋过海,也把客家文化传播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