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怎样培虫

水产养殖中怎样培虫?

水产养殖中的培虫,通俗的说就是在池塘水中培育出一些小虫子,比如轮虫,角枝类虫,桡足类虫等。我们所养殖水产品的幼苗大量吞食,这些微小虫子能提高苗期的成活率和苗的抗病能力,保证苗期的正常生长发育。

那如何培虫?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光照,二是藻相。光照的问题有点难,晴天也好,阴天也罢,我们个人决定不了。只能把藻相的事情做好。

培虫的藻相一定以单孢藻为主。常见的有扁藻、衣藻、小球藻、舟形藻、桥弯藻、小环藻等。只要维持这些单孢藻类的水质超过五天之上。轮虫就会最先长出来。然角枝类和桡足类。轮虫只吃单孢藻类,所以单孢藻类的数量和质量也决定着轮虫的品质和数量。

想要培养单孢藻类的藻相,首先镜检水源的品质,如果水源中没有任何藻类,用药也就失去实际意义。实际操作中都是人工购买培养藻类的药物,像扁藻、衣藻、小球藻都是用优质的氨基酸类产品配合少量的常用元素类产品,再添加点EM菌,酵母菌发酵8小时左右后使用,最好早上配制,下午使用,一天一次,原则是少量多次。可根据水色变化,比如水色发白,发清,可以补用一次。

但是舟形藻、桥弯藻、小环藻这些藻类培养方法就稍麻烦点。这些藻类较重,容易沉地,不能游动,必须有充气式氧气搅动机搅动水体,否则容易造成这些藻类死亡。不过培养这些藻类简单,只需在市场上购买藻肥,先和石粉和EM菌混合,再用氨基酸配合藻肥添加少量的光合菌就可以了。

最后,平时可以多准备多糖、红糖类产品,遇到天气不好时,撒到水里,保藻稳水。碰到大雨,雨后及时补充。只要单孢藻类维持几天之上,轮虫和角枝类才能正常生长,所以平时要多观察水质,经常追肥,保持单孢藻类的数量和质量,稳定轮虫等浮游生物,提高养殖水产品的经济收益。

水产养殖中怎样培虫 - 中国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