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发抖什么病

羊发抖什么病?

春季羊发抖,站不起来了,说明病情危急。初步判断是疟疾,咱们农村人多称为“打摆子”,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这种病大多数是因为疟原虫病毒感染,被蚊虫叮咬后感染的寄生虫传染病。大多数患羊发病比较急。主要表现为,肢体畏寒、腿脚无力、抽筋、有些出现打寒颤、抽搐等症状表现。也是发烧前的症状表现之一。

羊发抖什么病 - 中国养殖网


此病多发于天气转暖的春季和炎热湿闷的夏季,冬季较少发生。有些则是病毒感染,导致感冒高烧时大脑神经中枢紊乱,体温调节功能失效所致。大部分患体,浑身酸痛,没有力气。体表温度逐渐升高,眼睛赤红。抽血化验,体内白细胞增多。

目前治疗的方法,大都是抗菌消炎杀菌。在羊体温还没有升高到40度时,靠患体自愈免疫。当温度达到40.5度时,就必须利用药物或者物理降温法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法:隔离病羊,预防传染其它羊只。大部分都是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土霉素或者用头孢氨苄等来干预。具体涉及到用法用量,要根据病情的情况发展来施治。也可以按包装盒说明书或者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不要听信没有资质的网上人员瞎指导,自己操作。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大纲我曾经是卫校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现在在家有牛羊养殖场,这种病用500克红糖,50克切片姜片熬水给羊灌服,每天4次,基本当天见效,注意防寒保暖。多次测量体温。健康的羊体温38.3~39.8度均属正常范围。

病羊肛门体温高于41度以后,就需要用湿毛巾轻轻擦拭,或者直接用冰块冷敷。以头部按摩物理降温为主,也可以用肛门拴剂退烧。并赋予消炎杀菌药物治疗。比如庆大霉素。头孢氨苄等药物治疗。

大纲我生长在农村。养殖,种植多年,喜欢分析,总结和实践。目前关于种植,养殖类技术指导类文章有500多篇。对农村生活,婚姻家庭,包括子女教育和情感纠纷都有一定的涉猎。欢迎您的关注与评论。愿与您成为永远的朋友。

小牛犊或者小羊仔抖个不停,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一起聊一聊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看后对您有所帮助。

动物先天性震颤病是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是由先天性震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仅见于新生犊牛、羔羊、仔猪,是由母畜经胎盘传播给新生动物的。

一、症状表现

1、有节奏的震颤,无法站立,被迫躺卧,躺地后,震颤减轻或停止,再站立又出现症状,症状轻的病畜经数小时或数日自愈,症状重的病畜病程可持续数周,若4-5日不死,并能吃到母乳的幼畜,一般预后良好,也有的病畜吃不到母乳受挤压而死。

2、如果幼畜站立时躯体两侧发生震颤,震颤先轻后重,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但在突然发生的噪音或寒冷等外界刺激的影响下震颤加重,这可能是感染了病毒病而导致。

3、如果幼畜表现运动失调,出现圆周运动、盲目前进或盲目后退,有的头颈后仰、四肢张开,呈现观星姿势,肌肉震颤,颈部尤其明显,则可能是患了李氏杆菌病。

4、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呜叫、流涎、呕吐、拉稀、抑郁震颤,继而出现运动失调、间歇性抽搐、昏迷以至衰竭死亡,则可能是伪狂犬病。

二、造成震颤的原因

1、母畜妊娠期间营养不良,胎儿发育不良,特别小脑发育不全所致;遗传性疾病。

2、缺铜引起、饲料缺铜或铜代谢障碍会使初生仔猪出现震颤。铜是猪体内神经髓鞘形成过程中一种重要酶的组成成分,缺铜使该酶活性下降或酶含量不足,造成神经髓鞘发育不良而导致新生幼畜震颤。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动物先天性震颤病是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是由先天性震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仅见于新生犊牛、羔羊、仔猪,是由母畜经胎盘传播给新生动物的。

一、症状表现

1、有节奏的震颤,无法站立,被迫躺卧,躺地后,震颤减轻或停止,再站立又出现症状,症状轻的病畜经数小时或数日自愈,症状重的病畜病程可持续数周,若4-5日不死,并能吃到母乳的幼畜,一般预后良好,也有的病畜吃不到母乳受挤压而死。

2、如果幼畜站立时躯体两侧发生震颤,震颤先轻后重,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但在突然发生的噪音或寒冷等外界刺激的影响下震颤加重,这可能是感染了病毒病而导致。

3、如果幼畜表现运动失调,出现圆周运动、盲目前进或盲目后退,有的头颈后仰、四肢张开,呈现观星姿势,肌肉震颤,颈部尤其明显,则可能是患了李氏杆菌病。

4、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呜叫、流涎、呕吐、拉稀、抑郁震颤,继而出现运动失调、间歇性抽搐、昏迷以至衰竭死亡,则可能是伪狂犬病。

二、造成震颤的原因

1、母畜妊娠期间营养不良,胎儿发育不良,特别小脑发育不全所致;遗传性疾病。

2、缺铜引起、饲料缺铜或铜代谢障碍会使初生仔猪出现震颤。铜是猪体内神经髓鞘形成过程中一种重要酶的组成成分,缺铜使该酶活性下降或酶含量不足,造成神经髓鞘发育不良而导致新生幼畜震颤。

3、母畜病毒引起、母畜在妊娠期间感染病毒或疫苗接种不当,造成胎儿感染病毒而出现新生幼畜震颤。

4、圆环病毒,病毒性腹泻,小反刍,口蹄疫以及各种病毒都可以新生幼畜出现震颤。

5、霉菌毒素中毒、妊娠母畜长时间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会引起新生幼畜震颤。

6、伪狂犬引起、妊娠母猪得伪狂犬、通过接触、空气传播、引起仔猪表现出震颤的症状。

7、低血糖也会引起幼畜的震颤。

三、治疗

1、加强护理,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牛舍保持温暖、干燥、清洁,帮助幼畜吃上母乳或进行人工哺乳,减少噪音等外界刺激。

2、治疗病毒病应以中药黄芪、鱼腥草、金银花为主、为增强机体的主动免疫功能,可使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用量为0.1~0.2毫升;为控制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可配合应用支原净、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庆增安等药物;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静注葡萄糖注射液,也有一定的效果。

3、治疗李氏杆菌病可使用抗生素、每公斤体重链霉素2~3万单位,氧氟沙星0.3~0.4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也可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每公斤体重用0.1克, 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4、治疗幼畜低血糖症可采用补糖疗法、在幼畜出生后4~12小时内给予5%的葡萄糖溶液,口服或腹腔注射;为促进糖原异生,可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2毫克,或肌肉注射醋酸可的松注射液10~20毫克;再就是及时催奶或寄养幼畜,这是预防幼畜低血糖症发生的根本措施。

5、伪狂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前期只有靠预防为主、如果发病可以使用猪血清抗体进行治疗。

6、一定要把母畜该免疫的疫苗都免疫好、防治传染给新生幼畜。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