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30亩地用来养土鸡,养一年半左右再售出,可行吗?毕竟老鸡比较好吃是这样吗

承包30亩地用来养土鸡,养一年半左右再售出,可行吗?毕竟老鸡比较好吃是这样吗?

30亩地差不多可以养3000只左右的土鸡,养一年半再出售,以如今的行情来看肯定是行不通的,也没有老鸡比较好吃的说法。

土鸡的饲养周期确实是长一点,但是为了保证养殖收益,一般情况下8到10个月就会出栏销售。养殖土鸡的利润本来就不是很高,养一年半再出售,饲养成本起码增加一倍以上。

承包30亩地用来养土鸡,养一年半左右再售出,可行吗?毕竟老鸡比较好吃是这样吗 - 中国养殖网


养过土鸡的人都知道,在后期育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土鸡不能喂饲料,单纯的喂食五谷杂粮,想在短期内达到增肥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土鸡在成年后,增长的速度会越来越慢,后期的肉料比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土鸡数量那么大,每天所消耗的日粮加上前期的投资,可不是个小数目,中途一旦出现资金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加上养殖一年半后再出售,本钱能不能保得住都还不好说。

至于说老鸡比较好吃,这个说法也太主观了,每个人对土鸡的看法都不一样,以自以为是的想法去养殖土鸡,其结果可想而知了。还有每个地方的消费群体都不一样,像小兰这边的土鸡,8到10个月的小母鸡是非常受人们青睐的,不但价格高,而且还不是随时能买得到。最贵的莫过于一年半到两年的阉鸡了,市场占有量为零,只有在农家散户里面才有,不过一般都舍不得卖留给自家吃的。

但是非常多的地方都对阉鸡不感冒,所以土鸡老的比较好吃不是大众口味,具体养殖应该以本地消费群体和其品种来决定。

再一个就是,真正靠养土鸡赚钱的人非常少,人家养8个月出栏都赚不了钱,你养一年半再出售能赚到钱才是怪事,何况土鸡的销量本来就不大,所以这种做法还是请三思而后行。

承包30亩地用来养土鸡,养一年半左右再售出,可行吗?毕竟老鸡比较好吃是这样吗?

养土鸡是可以实行的项目,因为我自已也在养,但是前期的策划要做好,不可盲目投资哦。你搞30亩地养鸡,一亩大概养50到100只,30亩就是3000只。如果不注意密度,上万只鸡也是可以的。

你为了保证质量,要养一年半再售出,我想问一下你搞养殖是为了体验呢还是赚钱呢,如果你想体验亏钱这就可以,但是呢,如果你一只鸡卖200,一年半后全部卖出,这是可以的,请听我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成本,租地钱,买鸡苗钱,防疫钱,建鸡舍钱,饲料钱,人工钱,损耗钱,这些前期投入是一笔很大的资金,按你有3000只鸡来算,按照我养鸡的标准,养8个月出栏,一只鸡长大的成本价大概在117左右,3000只鸡就是351000块钱左右,而你的鸡养一年半,18个月,一只鸡长大到出栏至少需要170块钱成本。所以如果你的鸡能卖到200块钱一只,那你就不亏本了,你这个方法就是可行的。

还有你说老鸡好吃是这样吗?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老鸡,如果吃炒鸡、烤鸡,吃肉的话,鸡是嫩一点好吃一些,一般8个月左右的成年鸡是最好吃的。老鸡怎么吃呢,最好的方法就煲汤,因为肉比较老,口味口感会有点影响,但是汤就非常好了,鸡越老汤越有营养。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养土鸡一年半再出售是亏本的,但是如果你可以卖到200一只,就不亏本啦,再有,土鸡按照吃法不一定是越老越好吃哦,养殖不易且养且珍惜。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真实个人建议,望采纳,如果不对还请批评指正,路过的朋友记得点赞评论哦。我是来自湖南张家界的黄小仙,分享家乡的美食美景,梦想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村,喜欢的朋友记得点点关注哦,谢谢支持。

为什么林、鸡混养的鸡肉特别鲜美?

古话说,无鸡不成宴。如果回到南宋,隐居的陶渊明不可能理解城市人对一只走地鸡的的渴望。采菊东篱下,悠然遇林鸡。那时,没有苹果也没微信,但随时可以吃到林鸡混养的正宗土鸡。

念念不忘是因为林鸡混养的土鸡味道鲜美。当大家都吃腻了饲料鸡的苍白无味,就格外追求口感好、野味浓、营养价值高、无公害的土鸡,而能在山林散养的走地鸡,真是土鸡中的战斗鸡。

壹周君有位朋友,在武汉黄陂一家农庄饲养走地鸡。到他那里吃鸡,必须预约,因为啥?难抓!费好大劲了。

壹周君在朋友的林场里算是开了眼界,这里的鸡可不是住在养鸡场,而是住在树上,还有宽大的鸡舍独立别墅小窝呢。更没有想像中让人掩鼻的鸡屎臭。几百只鸡放养在林中,有的悠闲地独步,有的在树下玩耍,有的则蹲在树上休息。

这里的鸡吃什么呢,吃树上的果子,朋友养了果树,鸡好聪明,吃果子,吃草里的小虫子,吃玉米,吃土里刚刚冒出来的竹笋。另外,这里的鸡运动量相当大,不像圈养的鸡只能窝在一坨,几十亩的山林都是它们的地盘。惟一不好的就是不能按时回窝,鸡蛋也是满山偏野地随意乱下,得有个人天天去山上找鸡蛋。

你说,这样骄养出来的走地鸡能不好吃吗?土鸡整天嬉戏吃食,充分运动,享受阳光和雨露,抵抗力指数绝对爆棚呀。也不会打抗生素抵抗疾病,自然体力强。走地鸡们把自己养的精壮体肥。

这样的一只鸡,抓起来真是应了鸡飞狗跳这句形容词,好容易捉住了,现杀现下锅炖煮。一锅黄亮亮得鸡汤端上桌,还没有动筷子,那股子鲜味就窜到鼻子里来。鸡肉嫩滑,鸡皮耐嚼,且越嚼越有味,一口的鸡油,不腻反而有清香。吃到最后,大家还舍不得放筷子,一人一碗大白米饭添上来,鸡汤浇在上面,哗啦啦吃下肚子,真是回味悠长。

这山林走地鸡的鸡蛋也是与众不动,光是白煮蛋都让人惊艳。金橙橙的蛋黄,颜色浓郁,带着油光的润泽,不干不才不发沙,始终嫩得发颤。入口,如果有一点酱油蘸着,那饱满丰盈,在口腔里久久不能散去。

朋友告诉壹周君,走地鸡和土鸡还是很好辨认的,除了价格卖得贵外,走地鸡的个头比肉鸡要小,特别是鸡冠子,因为走地鸡终日散养,身强体健,鸡冠子特别红润油亮。而肉鸡则颜色晦暗无光泽。

爪子也是辨认的标志,走地鸡的爪子,小而结实,因为整天踱步,脚爪脚皮肤粗糙,颜色暗沉,还有茧子。 而肉鸡根本没什么运动量,鸡爪大肥粗,颜色也浅淡一些。

有些商贩,会把肉鸡生的鸡蛋冒充土鸡蛋,虽然个头无法看出来,但是蛋黄冒充不了。并非看蛋黄颜色,而是看质地。土鸡蛋的蛋黄浓郁结实,用牙签插在蛋黄上能屹立不倒,肉鸡鸡蛋黄则很容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