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种植芍药

怎么样种植芍药?

怎么样种植芍药?

怎么样种植芍药 - 中国养殖网



芍药,又称余容、没骨花、红药。是一种花型花色都近似于牡丹的草本植物。就因牡丹为木本,芍药为草本,故牡丹贵为“花王”,芍药屈为“花相”。

人们种植芍药不仅是为了赏花,更重要的是其根茎可做药材,功善女疾的治疗。因此,很多地方多有成片种植。

芍药耐寒,耐旱。也耐阴,耐瘠薄。但不耐涝,忌高温高热和直射。喜生长在树荫、林下。因此,种植时应尊重其生长习性,合理种植。

芍药的种植方式分为分株法、播种法、扦插法和根插法。其中的分株法以易成活、开花早等优势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每年入秋,挖其块根,将粗壮部分切下留做药用,余下带芽头的部分以每块留3一5个种芽的方式切块,再将切面消毒或涂上草木灰以防虫防腐,最后分别种植。

这里,不妨以盆栽芍药为例,叨叨一二:

一、选宽深土陶花盆种植

芍药为肉质块根,根系较粗且长。因此,选择花盆时最好选择稍宽稍深且透气性较好的土陶花盆种植。既宜于根系的舒展生长,又可帮助土壤和根系渗水、透气,使盆土和根系更具活力。

二、盆土的选择

芍药虽耐瘠薄,但更喜欢肥厚疏松土壤。盆栽时,最好采挖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种植。也可将园土、腐殖土、细沙、基肥以4:3:2:1的比例自己配置。

三、定植

在种植芍药芽块的时候,在盆土中央挖一小穴,将种芽朝上,覆细土定植。深度以露出芽头为宜,切忌埋植太深,也不宜太浅种植。

四、浇水

因是切块分株种植,患面未瘉合,又兼芍药本身忌水涝,因此,定植后不宜浇水太多,以细喷漫洒的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五、置放环境

刚种植的芍药忌暴晒暴淋。应将其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待其完全成活后再搬至阳光充足的地方,但夏季高温高热且太阳直射的时段要适当遮荫或搬至阴凉通风处。

综上,芍药的分株种植方式近似于土豆的切块繁殖。貌似很简单的样子!但其成活后的一系列管理却要在自己不断的学习、摸索、借鉴和实践中去总结,方能修成正果哦!

欢迎关注土家族阿妹,谢谢分享、点评

芍药在花中有这样的叫法“花中宰相”,十大名花之一。芍药的药用价值很广泛,这是作为中药被百姓记住的名字。但是由于开花的芍药,非常的具有观赏性,喜爱花卉的了,便是因为它作为花卉而知其名。

怎么样盆栽种植芍药呢?

第一,选盆:

芍药有很粗的肉质块根,根系的伸展能力也很强。在选盆的时候最好选宽、大、深的花盆。花盆大土壤多会降低透气性和透水性。那么花盆的材质对透气和透水性要求也较高。建议大家可以使用陶土盆,或紫砂材质的花盆。

第二,土壤:

芍药不挑土质,但是盆栽就要尽量满足芍药的生长特点。让土壤疏松透气,排水性好,轻肥型微酸性。栽种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土混合,将(田园土+腐殖土+河沙)各取三分之一混合。栽种时花盆底部的土壤可以和少量的羊粪有机肥混合,预埋花盆底部。

第三,环境:

芍药最佳的生长温度在15到30摄氏度之间,忌怕高温暴晒。栽种芍药的时候,前期应该放置在有明亮光线的位置大约10天,再慢慢的增加光照。新芽长出以后,可以接受早晨或傍晚3小时左右的光照。新芽长到20公分,可以以全日照形式养护。注意保温不暴晒。

第四,浇水:

芍药大多是肉质块根分株育苗的,伤口很大,容易一起腐烂。刚栽种的芍药,浇水保持土壤微湿就可以,喷雾增加小环境的湿度,就可以让芍药正常的生长发芽。栽种大约15天以后,伤口愈合,浇水可以依据花土干湿,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第五,施肥:

芍药种植以后前2个月不建议施肥,等到植株长到35公分且已经有丰满的树冠,再进行施肥,前提的营养成分主要靠混合土和部分底肥供应。过早施肥容易导致肥大烧根,致其死亡。

日常施肥时建议使用有机肥,通过松动浅表土的方式,将“沤熟的羊粪球”浅埋在花盆的表土层。施肥的时候注意不要在花盆中间,要沿着花盆的盆壁边缘。花期前需要增加“磷钾”元素的补充,建议可以使用1200倍的“磷酸二氢钾”对叶面增肥,连续三次,每次间隔8天。

总结:芍药其实养护并不是很难,和普通的花卉一样。但是在分株肉质块根的时候,要注意,美工刀要消毒,伤口要齐整,然后涂抹草木灰,晾干伤口以后再进行栽种。

北药种植什么最好?

1、黄芪(膜荚黄芪)生产及栽培要点…………………………………1

2、桔梗生产及栽培要点…………………………………………………2

3、防风生产及栽培要点…………………………………………………4

4、北苍术生产及栽培要点………………………………………………6

5、草苁蓉生产及栽培要点………………………………………………7

6、党参生产及栽培要点…………………………………………………8

7、芍药生产及栽培要点…………………………………………………10

8、返魂草(菊科药材;麻叶千里光)生产及栽培要点………………11

9、枸杞子栽培有哪些注意事项?………………………………………13

10、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15

1、黄芪(膜荚黄芪)生产及栽培要点

黄芪做为药市常用药材,价格一直稳定在60~80元/kg之间。种植周期3~4年采挖,正常年份亩产干品200~250kg。野生黄芪价格更高,在我区气候条件下生长培育的黄芪,无论家种还是野生采集,完全符合市场野生药材的质量标准。结合几年来在我区种植黄芪的经验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特点,只要栽培技术各环节符合“适地适药”的原则,符合本区的气候特点,就能实现高产稳产,形成产业规模。

一、培育技术

1)【土地选择】

黄芪系深根药材植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高燥的中性或砂质壤土,平地或向阳的山坡地种植,满足冷凉型气候条件。

2)【种子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