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有什么好处?对女子有什么影响

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有什么好处?对女子有什么影响?

【儒学垃圾朱熹们用缠足裹脚摧残古代中国妇女。】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回忆纪念批判作品,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冷清的母亲就是小脚的老太太,2014年母亲80岁时走了。准确的说:母亲不是天足,是半裹脚的女人,据母亲讲她四岁的时候姥姥给她缠足,用一块布把脚裹起来,几乎都把脚趾骨裹断了很痛。几天后,再放开的时候,脚已经变形了,脚趾骨压迫收敛。还没等脚恢复原样,就再一次的用布缠上去,几个月以后小脚趾和四脚趾基本上就“废了”。

据母亲讲,她四岁的时候,姥姥家摊上壮丁了,母亲的大哥正好18岁被抓壮丁抓走了。姥姥家在陇南山区,从来就没有进过县城,大舅被抓走后,姥爷和小脚的姥姥去了一次县城,才知道已经是“民国”了,皇帝被推翻二十多年了,男人早就不兴留辫子了,女人也不兴“裹脚”了。姥姥回来就把母亲的脚放开了,但是母亲的脚已经畸形了,那一年是1938年,母亲说大舅再也没有回来。

母亲的脚是半裹的小脚,走路走不快也走不了远路,畸形的脚上经常的生“茧子”。我小时候经常看见母亲洗完脚,用剪刀割半残疾的脚上的茧子。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金门炮击也停止了,两岸关系正常化了,母亲用剪刀割脚上的茧子,经常给我们讲大舅的事情,她说:“假如大舅还活着的,应该回来看家里人了。”可是,一直也没有大舅的消息,估计大舅早就不在了。

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有什么好处?对女子有什么影响 - 中国养殖网


母亲的小脚是很受罪的,我长大以后喜欢历史研究,平时也注意收集一些女子缠足的事情。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末年,南宋政府开始倡导女子缠足,普遍认为中国女性缠足是宋代“程朱理学”倡导的。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以及他们的弟子组成的新儒家学派。新儒家学派重新修订了四书五经,重申了“三纲五常”,所谓“程朱理学”者,就是从儒家学说上升到儒教,把儒家的思想变成约束普罗大众的教义,直接渗透、规范、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历史上,女子胖瘦之美的观点不同,从来就没有彻底断绝过争论,“楚王好细腰宫女犹饿死”,帝王士大夫们不同的审美观,也一直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习惯。汉唐“环肥燕瘦”的审美观,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变化的,但是并没有超出正常的社会伦理。《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后世称妇女之小脚为“三寸金莲”。

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有什么好处?对女子有什么影响 - 中国养殖网


盛唐之后的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环肥燕瘦”的审美观错位,士大夫阶级倡导女子手脚纤细为美。《宋史•五行志》记载:“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到了北宋末年女子小脚的审美观就近乎变态了。北宋末的苏轼,《菩萨蛮•咏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一个中年丧夫的女人,十年没有再找,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十年没找,也许她的自身条件不好,也许,上失生育的能力,虽然,外表长的很美,却先天性的。不能生育。也许,她的生理的子宫,己经摘出,对性的要求,没有什么欲望。也许,她身边有了个相好的男人,用不着在找在嫁,一般女人如果在生理上,没什么毛病,我认为,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是孩子小,也不是不想找,更不是怕找不到好男人。十年之久,没搞对象,也许是,更爱死去的丈夫,久而久之,也会慢慢的淡化。如果,背后有个男人支撑。别说她怎么熬过来的?我认为,还过的很滋润。女人有女人道行,女人有女人的追求目标。过去的女人,这样,称为寡妇。寡妇门前是非多,如果,不向我说的那样,真是清洁一生,算得上,列女无瑕,守住了自己洁白的身躯。直得点赞。

我母亲就属于是中年丧夫,而且是二十年都没有再找过。

二十年前,我父亲脑出血,在医院抢救了四天,最终不治身亡。之后我母亲整日以泪洗面,我也度过了学生时代最悲惨,最难熬的一个假期。整个假期,我两个舅舅和舅妈每天轮番陪着母亲,生怕她想不开。直到假期结束后我上了初一,母亲的状态才有所好转。即便如此,母亲依然不愿出门见人。

父亲去世前母亲已经下岗,成了全职的家庭主妇。所以,在父亲去世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而我和哥哥都在读书,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在家里待了两年的母亲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开始外出打工挣钱。二十年的时间,靠着一个人,给我们买了房,娶了媳妇。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每次母亲跟别人说起来都是说,我兄弟俩就是支撑她活下去,支撑她在外拼搏的动力。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了。父亲去世后,母亲就在舅舅的引到下开始拜佛求神。我觉得这么多年,拜佛是支撑她熬过来的精神寄托,而我们兄弟两个则是支撑她熬过来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