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猪大三百斤,鱼大无秤称”是何意思?为何现在“大鱼”少见了

农村俗语“猪大三百斤,鱼大无秤称”是何意思?为何现在“大鱼”少见了?

我家在长江岸边,关于大鱼的传说故事不绝于耳,我见过最大的鱼是青鱼,是钓鱼爱好者从水库钓上来的,两个人抬回家一秤,70多斤。前几天,我们当地垂钓爱好者从长江抛杆钓起一条50斤鳡鱼,我品尝过最大的鱼是25斤重的鳙鱼,也就是“胖头鱼”。收猪的屠夫,总是扛着大杆秤走村串户地收购生猪,再重的猪也能称重,而渔夫则不同,渔船上大多是小杆盘秤,鱼大了,就没秤称重了。

农村俗语“猪大三百斤,鱼大无秤称”是何意思?为何现在“大鱼”少见了 - 中国养殖网

过去啊,农村杆秤最多只能秤300斤重,超重杆秤就秤不了了,超过300斤秤星就不准了。所以,猪再大,也只能称出300斤。我家过去养猪饲养2年生猪体重就达300多斤,饲养3年猪体重能达400多斤左右,农村过去300多斤生猪常见,500斤重的生猪我也见过,超过300斤重的生猪,农民都用磅秤来称重,“猪大300斤,鱼大无秤称”我认为应该合起来解释,不能分开诠释,讲的都是秤的大小。

杆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最大的秤只能秤重300斤,衡器,是有法定标准的,现在有技术监督局校验,检验合格并贴上合格证才能使用。制秤是要统一度量衡的,可能只能制作300斤的杆秤,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当地有位屠夫自己订制一杆600斤的杆秤,但养猪户出栏生猪宁可使用磅秤,屠夫的秤大家都说不准。

农村俗语“猪大三百斤,鱼大无秤称”是何意思?为何现在“大鱼”少见了 - 中国养殖网


家住长江边,我堂兄长我一甲子,他的故事特别多,天阴下雨时,捧着黄烟枪,给我们讲故事。有一次,他讲到,在我们江段西江支流,渔民用网到一条400斤鳡鱼,鳡鱼是长江生物链顶端鱼类,靠吃小鱼、腐尸、长江里动物为生,性情凶猛,碰到400斤鳡鱼,算渔民倒霉了,这位渔民在捕捞过程中,被鳡鱼头重重的撞击胸口,当即吐血,从渔船上落水而亡。当地渔村渔民打捞起死亡渔民尸体,并打算捕捞起这条鳡鱼,为死亡渔民报仇,大家一起围捕,据说,鳡鱼将直径1m左右的磨盘撞成两半,最终将鳡鱼捕捞上岸,分而食之。

多大的鱼才算“大鱼”?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鱼有,但很难捕捞上岸,现在长江里仍然能钓起20多斤——50多斤的鱼,真要碰到400斤左右的大鱼,是渔民之祸,捕捞不上岸的,除非电捕,把鱼电死。大鱼确实少见了,不过还能见到,在城市水产品市场不乏30斤左右的鱼。长江里鱼类资源在下降,每年靠人工增殖放流来维持生态改善。今年我们当地垂钓爱好者,在长江湿地垂钓,尽是小草鱼、小鲤鱼、小鳙鱼、小鲢鱼,可能都是今年人工增殖放流的鱼苗。我们当地长江江段全年禁止捕鱼,渔民拆船上岸了,还有渔民做为江豚保护志愿者了,在江面巡逻。

农村俗语“猪大三百斤,鱼大无秤称”是何意思?为何现在“大鱼”少见了 - 中国养殖网


过去50斤以上大鱼也不常见,渔民不愿意捕捞,因为网捕难度大。我在长江边,老人们见到大鱼也觉得稀罕。一般大型自然水域还有大鱼,要不怎么有那么多“水怪”的传闻呢?每年,我都能见到大鱼,因为我生活在长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