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大吉#90后的你还知道福建平潭的哪些年俗吗

#鸡年大吉#90后的你还知道福建平潭的哪些年俗吗?

“筅堂”

“筅堂”也称掸尘,扫尘或是扫堂,它与普通意义上的大扫除有不同之处。因为春节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节前就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传统的筅堂在时间上有讲究,平潭人把农历十二月廿三日定为筅堂日(现在的人在时间上没有太讲究,一般选择筅堂日之后的奇日进行,如:廿五、廿七、廿九)。传统的筅堂范围专指“头上”,以天花板、楼板等处的灰尘、蛛网在内的污物为对象进行清扫。筅堂使用的工具也有其特殊性,以前筅堂的扫帚多用新竹叶做成,或用草绑在竹杆上进行屋顶清扫。如今则不然;店里出售的筅堂扫帚形形色色,有芒扫、布扫,还有鸡毛弹,更有形式多样且不断更新的塑料扫帚。之所以这样,就是要过一个干干净净的春节。除了给房屋大扫除外,人也要收拾一翻,人们都会买一些新衣换上,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年前理发,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古语:有钱没钱,剃头做年

“做年囝”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过小年,俗称“做年囝”(有的地方是廿三),就是要准备过年了。旧社会,长工吃过年囝饭,就跟主人给结账下工,回家过年。但店铺伙计例外。他们要拿着主人的帐单上债主门催债,但一般不收钱,仅为通知而以。同时,这一天还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传说此日灶君要回天庭汇报各家的情况,主人家置灶糖、灶饼给灶君、灶妈送行,置灶糖、灶饼是为了让灶君上天庭说好话。等到正月初四晚,再贴新灶君图,迎接灶君回来。古语:廿三筅堂风,廿四送灶君

“分年”

在春节前夕,已出嫁的女儿要向父母送年货,平潭人叫作“分年”或“送年”,其实就是“分送年货”的缩语。结婚后的第一年,“分年”的礼物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送猪蹄一副、线面五斤、五素五荤十件。到第二年后,“分年”的礼物件数不拘。“分年”是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的良好风俗,至今平潭仍然延续。古语:分年真体面,猪脚和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