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玉米黑粉菌

如何种植玉米黑粉菌?

-01

该菌株适宜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制作、接种、培养方法同常规。原种和生产培养基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麦粒87%、发酵后的干培养料10%、石灰1.5%、石膏1.5%。小麦先用石灰水浸泡2天后用水冲洗干净,使小麦表面ph值在7.0左右,然后拌入石膏和切成长1厘米以下的发酵后的栽培料装瓶、灭菌

玉米黑瘤粉病在所有玉米种植区域都有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茎杆,雄穗,果穗的幼嫩部组织,可产生大小不等的病瘤。病瘤最初为银白色,有光泽,迅速膨大,失水后外膜破裂,散发大量黑粉,所以称之为黑瘤粉病。

防治,拌种,可用福美双,克菌丹,三唑酮,戊唑醇等拌种,在肿瘤为出现之前可用三唑酮,烯唑醇,福美双全株喷雾防治,花期喷施福美双,多菌灵等可有效降低黑瘤粉病的发生。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轮作。

由于农药企业生产工艺,含量,隐性成份,所以请根据病情到当地经销商寻求理想的杀虫剂和更好的解决方案。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该菌株适宜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制作、接种、培养方法同常规。原种和生产培养基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麦粒87%、发酵后的干培养料10%、石灰1.5%、石膏1.5%。小麦先用石灰水浸泡2天后用水冲洗干净,使小麦表面ph值在7.0左右,然后拌入石膏和切成长1厘米以下的发酵后的栽培料装瓶、灭菌。

玉米黑粉菌(CornSmut)又名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ustilagomaydis)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孢子堆的大小、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厘米,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色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孢子球形或椭圆形,稀不规则,有钝刺,直径一般8~12毫米。

玉米黑粉菌虽属局部侵染性病害,但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间皆可发生。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穗后发病迅速增多。植株地上部幼嫩的茎、叶、雄花序、果穗乃至气生根均可受害,受害组织因受病原菌的刺激而肿大成瘤,病瘤未成熟时,外披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的薄膜,后转呈灰白色或灰黑色,病瘤成熟时外膜破裂,散出黑粉,此即为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冬孢子),此为本病症状的最大特点。

病瘤大小差异悬殊,通常在叶片和叶鞘上的病瘤似豆粒,不产生或很少产生黑粉;茎节、果穗上的病瘤似鸡蛋或拳头。同一植株上常多处生瘤,或同一部位多个病瘤聚集成堆。雄穗的小花染病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常数个聚成一堆;雌穗受害多见于上半部个别小花染病生瘤,其余仍能正常结籽;也有整个雌穗受侵染而不结实的。茎上的病瘤多生于茎节的腋芽;叶上的病瘤多生于叶片中肋两侧,细如豆粒,密集成串。

玉米大面积出乌麦是怎么回事?

您好,谢谢邀请,您所说得玉米乌麦是玉米黑粉菌病。

玉米黑粉菌又名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如何种植玉米黑粉菌 - 中国养殖网

玉米黑粉菌病不宜防治,在掰玉米的时候,要尽量把得了黑粉菌病的玉米掰下来放到袋子里,然后扔出地外,这种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菌,如果不把黑粉处理好,第二年会越来越多,造成严重减产。

除了这事一种病菌外,也有人叫这个乌麦,认为这个可以吃,在国外也有人称这个是黑松露,还成了一道美食。

但实际上,病菌就是病菌,玉米种植户还是应该注意的。

下载云种养app,咨询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