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土鸡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鸡贩为何屡屡哄骗城里人得逞

农家土鸡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鸡贩为何屡屡哄骗城里人得逞?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跟几个朋友一起聊天,其中一个朋友分享了一个事情:他的老家有一个朋友的爸爸是养鸡的,而他朋友一直在上海打工,周围有一些上海的朋友,于是他将他爸爸棚养的一些公鸡打上了“散养土鸡”的标签后,在朋友圈里售卖。

为了做得更逼真一些,他将一些棚养鸡赶到了附近的一个小树林里拍了一组“实景”,然后这些4-5斤,养了3-4个月的鸡就以每只200多元的价格卖给了上海的朋友,小赚了一笔。

相信许多大城市里的小伙伴都有这样的困扰,逢年过节想买只正宗的土鸡,但是屡屡被骗。那么土鸡到底有什么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识别呢?下面我就从科学的角度再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避免大家踩坑。

我们之所以弄不清土鸡和养殖鸡,一方面是它们的形态几乎完全相同,一方面大多数城里的小伙伴压根就没有见过土鸡长什么样子,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目前鸡的品种太多了。其实,土鸡通常是散养的,虽然人为的也会提供一些食物,但是大部分食物都是由自己觅食得来的,而养殖鸡的食物几乎全部来源于人工的投喂。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差异呢?我们从形态、肉冠、腿部特征以及性格四个方面来说一下:

01 形态上的差异

首先,土鸡有着多个名字:柴鸡、草鸡、笨鸡等等,虽然它们的名字很多,但是说的都是一种鸡,那就是由野生的原鸡驯化后的鸡,这种鸡的特点就是没有经过杂交,而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鸡品种,这基本上都是经过了人工选育、杂交而来的鸡。(下图为土鸡的祖先原鸡)

农村的土鸡怎样才能销售出去呢?

我在农村养土鸡,这是第二次上了,不管是鸡还是鸡蛋销售都不是问题。我可不是专业来养土鸡的,就是长年公鸡母鸡不超过一百只啊。

第一次养土鸡的时候,是在三十多年前,那时候是看爸爸退休后在家无聊,就养一百只土鸡,鸡蛋是供不应求,我也学着养了一百只,第一年是很好,由于我养的鸡不吃鸡饲料,那蛋黄就很黄很黄,公鸡和老母鸡的肉也格外好吃。村里的人都到家里去买,到了第二年我就干劲越大了,一次性买了三百只小鸡,咋也没想到,小鸡到五六天上的时候,腿就都有点拐,有几个就站不起来了。当时心里是一阵阵发慌。

那时候是在当地一家暖小鸡家买的,第二天我去了那家人家,刚进去那人就问我,“是小鸡腿出毛病了?”顿时心里才不慌了,原来是前几天就有去找他的,这家人就叫我把小鸡都给送回去了,等过十天又去换三百只。

那三百只是长不错,刚开始我害怕再出毛病,夜里都起来看好几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快下蛋的时候,所有鸡都得了那阀湿囊病,急救了一阵子,最后剩下了五六十只鸡,记那时候就是存了六百元钱,最后给鸡拿药也花了,我亲眼看着一只只死去的鸡,伤心的哭了。

那就是预防没急时,家里的人都烦气,没有一个给我鼓劲,叫我快把那些好的处理了,我没钱了,也没办法,就把那辛辛苦苦养到快下蛋的土鸡卖了,发誓这辈子不再养鸡了。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小鸡啊!尤其是刚出壳的小鸡,这第二次养鸡,是看到邻居家嫂子养那五六只鸡,天天拾那土鸡蛋,给她那孙子吃,我就想女儿也快有孩子了,才又动了养鸡的念头,也正好是有那个园子,我还是叫鸡吃青菜,吃玉米麻糁,不吃饲料,放养着,也不知道是放养的原因?这八,九年来,也没给土鸡扎过预防针,就是夏天给土鸡吃点预防中药面子,可真是都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