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是如何崛起的

契丹是如何崛起的?

即使910年前后,契丹政权还是很弱小的。内部矛盾重重,周围强敌环伺。到了935年,已经可以制霸东北亚,到了947年甚至可以攻入开封。换而言之,契丹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崛起其实也就是十世纪初几十年间的事情。

契丹是如何崛起的 - 中国养殖网

如果我们回到908年,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我们不会觉得契丹是个很有前途的政权。上图其实还是把契丹画得大了一些,但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西边河东晋王李克用(856-908)、南边的幽州卢龙节度使,东边的渤海国,这些才是区域最强政权。而开封的朱温对河北虎视眈眈。从政治结构来讲,上述政权中,契丹内部最为混乱,不仅三年要选一次大汗,军事也基于部落结构。不仅相比河东、幽州捉襟见肘,甚至相比渤海国也有很多劣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耶律阿保机最终能够成功,得益于当时东亚的大环境;当然有他的决断,但也是时势造英雄。

从阿保机早期来讲,他的战略可以说是河北导向。905年他与李克用约为兄弟,随后又选择倒向朱梁;其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即远交近攻,联合河东或者中原,争取制霸幽州。这一战略的形成,既是当时文化使然,也是阿保机自己的需要。毕竟,唐兴以来,幽州才是东北亚的枢纽,是和长安分庭抗礼的中心。一旦占据幽州,就可以建立空前的权威。而在这过程中,阿保机也可以从幽州吸收了大量人才与军事、管理技术,为后来建号打下了基础。

但从地缘政治来讲,这不是很高明的策略。无论幽州本身还是河东,战斗力都很强。由于战果有限,阿保机又希望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威,911至913年爆发了诸弟之乱,915年阿保机甚至还被迫交出汗位。

因为阿保机陷入内部困境的时候(911-916年),李存勖大举东进,一举吞并幽州(914年)。到了这个时候,李克用父子、朱温父子、阿保机的幽州争夺战似乎见出了分晓,李存勖取得关键胜利。

因此阿保机不得不调整战略重心,转而征讨室韦;利用渤海国内部的分立,向东北建立霸权,站稳脚跟。我们读诸葛亮的隆中对,核心就是讲现在不要和东吴打,打不下来的;应该江东,向荆州、益州发展,鼎足三分,徐图大业。当时阿保机也是,李存勖战力强大,陷于其中不会有实质的好处。不如向东向北开拓。这一战略调整,不仅铸就了后来契丹、大辽的版图格局,也使契丹因祸得福。

因为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帝国始终不能有效压制河北。李存勖内乱遇难以后,之后的李嗣源、李从厚把重点经营河北南部(魏博)与中部(成德),这样一来,河东、幽州依然游离在中原政权的外围。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耶律德光的时代,吞并辽东的契丹就可以重新进入河北,并最终取得垂涎已久的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