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能有不错的收入

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能有不错的收入?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比较好,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我可以给你以下几点建议:

1,种植蔬菜。

做种植一定要能吃苦耐劳,现在很多农村的地方,由于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农田搁置甚至荒费,所以在农村承包田地很是方便。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去承包一些田地来耕种,根据当地的需求种植蔬菜。比如我们这边都种苦瓜,蒲瓜,丝瓜,青瓜,白菜,心菜等等,合适的季节种辣椒,豆角,玉米等等。虽然辛苦点,但是赚钱会更多。就像种蒲瓜亩产大根4000斤左右,均价1元,亩产值4000元,市场好可多赚,四季都适合种植。秋季可种植辣椒,亩产大概3500斤,均价2块左右(市场不稳定),亩产值大概六七千这角度。冬季还可种植四季豆,其它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种!只要肯努力,能吃苦,年收入还是挺不错的!如果你实力强,有经济基础的话,也可以搞农场,搞大棚,搞得好收入更高!

2,流动走村卖小吃,卖杂货。

这条路相对比较容易,成本也不大,但也辛苦,最重要要有耐心去坚持!比如像我们茂名这边农村,你可以卖绿豆,芋头,大薯之类的糖水,可以卖粉皮,簸箕炊,芋头籺等小吃,也可以卖豆腐,豆腐花,凉粉等小吃!这些都需要点手工技术成份,想要做这个得先学会制作技术。做这些收入大都会有200~300元每天的收入,不景气时也有100多!也可以贩卖些番薯,土豆,甚至水果走村卖!做点流动的小生意在农村收入也还是挺可观的,因为农村中老年人多,可以更方便他们购买!

中国有几大寻根问祖圣地?都有哪些?

回答:中国有14大寻根问祖圣地。

1.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圣地。

2.广东南雄珠玑巷祭祖圣地。

3.江西鄱阳瓦屑垻祭祖圣地。

4.湖北麻城孝感乡祭祖圣地。

5.福建宁化石壁村祭祖圣地。

6.江苏苏州老闾门祭祖圣地。

7.河北滦平小兴州祭祖圣地。

8.山东兖州枣林庄祭祖圣地。

9.河南光州固始城祭祖圣地。

10.河南滑县白马城祭祖圣地。

11.江苏南京白马街祭祖圣地。

12.福建上杭瓦子街(珠玑巷)祭祖圣地。

13.福建蒲田祭祖圣地。

14.山东小云南祭祖圣地。“无具体地址却有族谱记载”。


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能有不错的收入 - 中国养殖网

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能有不错的收入 - 中国养殖网

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能有不错的收入 - 中国养殖网

一、我们中国人都有浓厚的故乡观念,平时我们遇到和自己一个姓的都喜欢说500年前我们是一家,这里谈到寻根问祖最有名的应当属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了。尤其是在河南、河北和山东一带民间流传着“山西洪洞县老鸹窝底下的人”。历史记载在元朝末年,因为自然灾害再加上战乱等,民不聊生,人口锐减。明朝初期就开始从山西移民其他地方垦荒,据史书记载从山西移民过去的地方有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山西等10余省,大几百个县,可以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我们现在上厕所好多地方都说“解手”,“解手”一次就是在人口迁移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据说当时迁移的人口都用绳子困住了手,走的时间长了想上侧说,就需要把手解开。因此有了“解手”这么一说。

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能有不错的收入 - 中国养殖网

二、南方地区历史上人口迁移记载比如广东南雄珠玑巷,成为了日后岭南大地,也是两广地区民间重要的寻租之地。

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能有不错的收入 - 中国养殖网

三、“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据记载,湖北、河南、安徽好多人都是从这个地方迁移过去的。

现在回乡的农民,做点什么能有不错的收入 - 中国养殖网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经历过几十个朝代更换,人口迁移在我国历史上并不陌生,还有好多比如:江苏苏州老阊门,福建宁化石壁村,湖北麻城孝感乡,河南光州固始城、山东兖州枣林庄等等。其中有的规模小,有的规模稍微大些。有的历史记载详细,有的都是无记载不过都是民间传说。

中国寻根问祖八大圣地

1、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俗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移民姓氏,几乎涵括了北方常见的一百多个姓氏。

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发给川资、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据人口,发给土地、种子、耕牛、农具,并免除三至五年的钱、粮税收,是历代移民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洪洞大槐村移民,多来自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移民流向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而后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使洪洞大槐树成为中国历史上移民次数最阳为眷恋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2、苏州阊门

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朱氏、周氏、姚氏、杨氏,泰和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