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散养猪可行吗?经济效益高吗

林下散养猪可行吗?经济效益高吗?

林下散养的猪;第一,要有环境资源。养猪要有百亩山场,水源,土地。二,散养也要规划场地面积,养多大的量?养猪最不能缺的就是水。既不能污染水,又要大量使用水。三,土地就是种植玉米,青菜,萝卜等。有的让猪自行去吃。有的归圈后补充营养。四,建圈。散养也要猪圈。风寒雨雪天气,猪在野外,都下适应生长。五,养猪一定要有自已的种猪厂。培养仔猪,防疫防病治病。一句话,散养猪不吃饲料,添加剂,长得慢。一年二季出栏数最快(6一7个月)。经济效益低,风险大。人辛苦!一头猪3一500元利润而已。

林下散养猪是否可行?经济效益高吗?林下散养无法像规模化养殖那样利用数量来增加收益,现在做散养猪市场能接受吗?收益怎么样?

林下散养猪不是不可以,只要当地的林业资源丰富,能给散养猪提供一个适合散养的生长发育环境即可。既然林下散养土鸡可行,那么散养土猪也有借鉴意义。

林下散养土猪也有优势,全程生态有机,绿色环保,生产出来的土猪肉天然健康好吃看得见。目前已经有各地在林下散养土猪的经营模式了。

但是林下散养土猪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条件,尽量争取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成为当地林下经济产业扶贫的项目,这样的话,环保生态关过了,也能在规模化养猪上获得一定的政~策优惠补贴,还可以获得贴息性贷款额度,降低在养殖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风险。

野外林地散养土猪,一定要掌握好养殖技术,最好和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合作,提供疫病防治和饲料配方改进技术。因为野外养猪饲料投放和集中养殖不一样,饲养的密度疫病防治也会有新变化。

野外林地散养土猪,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可以把在人居区域的养殖场转移到野外林地,改善当地的人文环境,同时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土猪的粪便来提高林地土壤的肥沃程度,提高林地的利用和收益,同时也可以除草,一举多得。

应该说林地散养土猪是一种新的循环生态经济模式。可以走基地加农户加公司的模式,当然也可以自繁自养,但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最好养殖特色土猪,这样的经济效益更好,毕竟散养土猪可能会周期比集中圈养时间长,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需要养殖经济附加值比较高的土猪才可以。这样也可以提高卖点。生态养殖项目一直是消费者追捧的热门。比如现在火爆的山地鸡,跑步鸡,那么就可以开发出跑步猪,散步猪来,不过叫山地猪应该高些。

林下散养猪应该是不错的项目,但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首先是品种问题,应该是一些适合草食性的老品种,如藏猪,巴马猪,以及土杂猪。第二,要有适合的林子,最好是那种层次林。有草,有灌木,乔木和大树。第三,是技术要过关 ,规模和林地面积要适合,每亩一般不多于十头。要有清洁水源。定点定量补精料,玉米,豆粕,麸皮。一般是一半饲料一半草。补料要在每天旁晚回圈的时候补。要敲铁盆或吹号。晚上必须回圈。便于观察,要定时打好疫苗。主要是猪瘟等常见病预防。第四,要善于营销,好东西要卖出好价钱。要网上网下结合,和消费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带动更多消费者参与进来,可以认养,快手直播。微信扩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