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养殖的AI生态猪肉上市,互联网巨头为何盯上传统养殖业了

阿里云养殖的AI生态猪肉上市,互联网巨头为何盯上传统养殖业了?

题主提到的AI养猪,现在有了最新的进展。

就在前几天,上海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了ET农业大脑。通俗的话来讲,ET农业大脑就是人工智能+农业,通过让人与农产品的“对话”,提升效率。帮助农企AI养猪也是其中一个落地项目。

与此同时,还有AI种苹果、种甜瓜……一言以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AI做不到的。

普通的养猪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可这AI养猪,要怎么养呢?

每一头猪从出生开始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它的一切行为活动都被记录在册。而猪的咳嗽、叫声、体温也会被准确检测,从而判断猪是否生病。猪场内的AI摄像头,则实时监控猪的“一举一动”,包括形体、运动等情况。

AI养猪还提出了个新鲜词儿“200公里猪”,以保障猪肉的质量。运动不达标的猪,可是要被赶出去“加练”的……脑补“万猪奔腾”的场景……

阿里云养殖的AI生态猪肉上市,互联网巨头为何盯上传统养殖业了 - 中国养殖网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再来谈谈题主的问题:传统的养殖业会消失吗?

根据目前的情形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不会。

原因有两个:

其实关于AI是否会取代人工的争论,由来已久。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曾经在去年的北京云栖大会上也说过:“机器要做人类的助手,而不是竞争者”。

AI养殖最根本的目的也是帮助人类更加高效、科学地进行养殖活动。人工智能的存在,始终是为了人的目标服务。它既是走在科学前沿的,也应当是深入最广大的基层的。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很少有人敢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强国。

要知道,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是按农业投入产出比计算的。在这一点上,中国远远落后于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

阿里云养殖的AI生态猪肉上市,互联网巨头为何盯上传统养殖业了 - 中国养殖网

虽然“智能养殖”的概念已经提出了很久,但是放眼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部分的农业生产依旧是靠增加自动化生产工具,依然以大量人工感知、体力劳动、人工机械操作为主。

我们的人均效能仅为国外优秀养殖场的30%,国内平均饲养成本却是国外的2倍。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在暴殄天物。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广袤的土地和勤劳的人民,但我们却没有物尽其用!实在是遗憾!

当规模化、自动化、信息化成为全球农业发展主流趋势的时候,大数据河流中的一滴水,足以赶超无数农民的辛勤劳作。

阿里云养殖的AI生态猪肉上市,互联网巨头为何盯上传统养殖业了 - 中国养殖网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也说过,“农业的数据信息最为丰富,但没有被充分挖掘”。这些数据,其实现在都在被浪费。

阿里云的工业大脑,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不是要取代传统养殖业,而恰恰相反,它是在助推传统养殖业数字化升级。

中国的传统养殖业要想绝地反击,必须拥抱数字化才能焕然新生。

最后我想说一句,对于AI取代人类的担忧,从产业AI目前的成果来看,完全是多余的。阿里云ET城市大脑缓解了城市交通问题,让交警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处理交通情况;ET工业大脑优化了制造业企业产品的良品率等等,节省了每年上千万的成本……同样,农业也是如此。人工智能永远将成为一个解放劳动力,而非替代劳动力的工具。

阿里云养殖的AI生态猪肉上市,互联网巨头为何盯上传统养殖业了 - 中国养殖网

另外,要说一下,也很欣赏像阿里云这样的公司能首创这些有益的产业AI的尝试,有这样的技术,肯定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受益的还是这个产业和整个产业链。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中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