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回来的鱼可以和家里的观赏鱼养一起吗

钓回来的鱼可以和家里的观赏鱼养一起吗?

最好不要放到一起来养。

1.首先钓来的鱼和家里养的鱼可能不是一个种类,比如家里养的是热带鱼,而你钓的是冷水鱼,它们的生活习性有跟本的差别,无法一起饲养。

2.野生鱼类身体可能携带大量致病菌,如果贸然和家里的鱼放到一起的话,会造成鱼儿生病甚至死亡。

3.贸然放入野生鱼类,也有可能会造成原有的鱼儿不能适应,产生惧怕心理,造成厌食,体质下降甚至生并。

所以千万不要尝试把钓来的野生鱼类与家里的鱼混养。

这个问题是喜欢养鱼的朋友,还有喜欢钓鱼的朋友,经常问的一个问题,非常有趣。

一般来说,从野外钓回来的鱼是不适合和家里的观赏鱼一起混养的,但是也要看情况。

如果我们钓鱼的环境是水质非常好,里面的鱼也是非常健康的话。那么在野外,致病菌这方面的风险就降低了很多。

那么接下来第二步就要考虑到钓回来的这种鱼,它原来的这个水域环境的水质是怎么样的?跟我们家里饲养的观赏鱼它喜欢的水质是不是一样?如果两者喜欢的水质差不多,并且环境也是类似的话,那还是可以养在一起的。

因为现在我们国内还是有蛮多原生鱼爱好者的,这部分原生鱼爱好者一般也都是很喜欢钓鱼。比如会钓到一些比较漂亮的原生鱼,好像马口鱼或者说宽鳍鬣,这些都是非常漂亮的。如果说它们的环境非常好的话,其实钓回来之后,简单的在一个备用缸里面放个一两天,没有观察出什么其他的情况都可以把它们养在一起了。

钓回来的鱼可以和家里的观赏鱼养一起吗 - 中国养殖网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这样还不放心,那么可以给他们简单的泡一下粗盐浴。然后单独饲养个一两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

不过如果钓到的是一些野性比较大,并且是攻击性比较强的鱼,那就一定不能跟观赏鱼养在一起。特别点名一下,如果钓上来的是罗非鱼,就绝对不能和观赏鱼养在一起,因为你家里的观赏鱼肯定会给他咬伤或者吃掉。

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

答:

有的人说通过鱼类的体表颜色即可判断养殖鱼和野生鱼,网上也很多这种经验介绍。其实,就我个人的接触到的商贩和实际养鱼经历来说,对于很多种类的鱼,这种经验并不靠谱。多数鱼类的肤色往往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为了卖相和冒充野生鱼类,很多商贩有办法把人工养殖鱼的肤色改变。常见的一种办法是把养殖鱼类放到河流里跟野生鱼类混养十天半月,当看不出二者的肤色区别时,就捞起来当野生鱼卖,这招能骗过多数消费者。另一招就是最直接最快捷的,也能骗过不少消费者,那就是用颜料给养殖鱼染色,颜料来源很广泛,比如黄泥水、红泥水、高岭土泥浆水等,也可以直接用化工染料。很多人认为人工染色会脱色,在鱼池里会发现有颜料颜色,其实,错了,这种鱼类皮肤染色不简单的涂一下,所以,并不会脱色到水里。综上所述,光靠肤色分辨野生鱼类和养殖鱼类是不大靠谱的,很多水产专家都能在商贩的“技术”手段下中招晚节不保,普通大众靠肤色分辨多数只有上当的份。

1.体型是判断野生鱼和养殖鱼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养殖鱼类由于饲料充足,营养丰富,所以,一般都膘肥体壮,而野生鱼由于在自然环境里充分竞争,有上顿没下顿,常常体型消瘦苗条。

当然,也要看情况,在产卵期一些野生的雌鱼由于一肚子鱼卵,显得肚子比较大,不懂的消费者也会误认为是膘肥体壮。其实,这种由于生产后代而导致野生鱼大肚子,细心是能看出来的,大肚子只体现子啊腹腔部,而养殖鱼的膘肥体壮是通体均匀的肥胖。

2.养殖鱼类和野生鱼类体内脂肪含量是区分二者的重要依据。现在的鱼饲料都是高脂肪高蛋白组成,且喂食充足,因此,人工饲养鱼类体内脂肪含量很高,不但腹腔和鱼肠堆满脂肪,连鱼皮下都可能是厚厚一层脂肪,甚至鱼腩都是脂肪为主。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物匮乏,往往体内脂肪含量很低,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