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进行禽蓄散养

该如何进行禽蓄散养?

禽畜散养是针对自然环境条件具备的乡下而言的。不具备自然环境条件,也就谈不上散养了。当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原态食物也越来越喜爱钟情。日常我们在电视新闻上也经常看到一些原生态养殖的成功范例。如围山养猪、依山养鸡等等。致于个人适宜养什么原生态禽畜关键要对你所处的周边市场需要,个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个人了解或者积累的经验来确定。例如,平常自己对养鸡的知识稍微了解一点。比如说,自己对养猪知识也了解一些。了解什么就尝试着从自己了解的领域尝试做起。这样风险才会少一些。成功的希望也会大一些。

目前,多数农民利用丘陵、山坡散养家禽,其实,平原地区的农民朋友也可利用当地的林地进行家禽散养.现介绍一种新的散养家禽模式,供读者参考.

选择场地时,应尽量选取离村落、交通干线较远、相对安静、面积以不低于1/3公顷的林地为宜.场地规划根据承包林地的面积、特点制订方案.一般情况,东西长30~50米,南北长50~100米设为一个种养单位,如林地南北向长度较长,中间需设林间小路.一个区域内可设若干个种养单位,每个单位用网隔开,朝向道路的一端分别设出入口.每个单位内设集中区,集中区设在出口门的一角,为全封闭式,有门进出,区内设饲养棚、饮水器、进食槽.集中区大小以养禽数量定,以能容纳单位内所有家禽不拥挤为度.

林间清除杂草,并种植苜蓿、白三叶等多年生优质饲草,为食草禽类提供食物来源.林地靠路边搭建一处临时建筑,供管理人员居住和存放物品器械.

根据个人情况,购买蛋鸡场淘汰的小公鸡,或筛选当地生长较快的柴鸡,并购买一定量的鹅苗.一般每个种养单位设鸡苗500~1000只,或鹅苗250~500只,采用鸡鹅混养的模式.

进苗前10~15天,用100~200倍石灰水或1500倍高锰酸钾溶液对场地消毒.鸡鹅购进后,先在饲养棚内喂养,晚上为保温防鼠蛇侵害,将其放入鸡笼中.中午天气晴好时,可在集中区内,进行户外锻炼.前期喂养时一定要强化声音的条件反射,以便日后有效地集中禽群,方便转换场地等工作.20日龄以后,雏鸡抗逆能力增强,可选在中午气温高时,逐渐让禽群走出集中区.这时幼禽个体小、食量小,为便于管理可以密度大一些,一般1个种养单位需要鸡1000只、鹅500只.这个时期禽群损失最大.因此,要注意天气预报.发现天气突变,及时发出信号,将幼禽召至集中区避雨.或用废旧防渗管道,纵向锯去1/5,呈“c”字型,截成30~40公分的小段,分散固定于林间,“c”字口朝向一侧,也能起到避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