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鱼病冬季怎么防治

鱼塘鱼病冬季怎么防治?

冬季由于水温较低,水生动物病害相对较少,但如果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轻视日常管理,仍然会发生病害,现将冬季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鱼塘鱼病冬季怎么防治 - 中国养殖网

1、冻伤:①提高鱼塘水位。能够抽到优质水的鱼塘,尽量把鱼塘水抽满,抽水时水管不能直冲塘底,否则会冲散聚集的鱼群,造成鱼体冻伤或死亡。②保持鱼塘周围安静。水温较低,鱼群会聚集在较安静的地方,能安全过冬,如果鱼塘周围吵闹,鱼群受惊,四处逃窜,很容易造成养殖鱼类冻伤而死亡。

2、水霉病:如果长时间低温,鱼苗或成鱼会因体表损伤而发生水霉病,死亡率增加。在晴天有太阳时,适当开动增氧机,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还可适当用生石灰进行预防,每亩水深1米用量15~20公斤。切忌阴天开动增氧机或泼洒药物。治疗时按每立方水体用五倍子2~3克熬汁5千克,再加水10千克全池均匀泼洒,另可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

3、口丝虫病: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和皮肤,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发病时将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铵按5∶2的比例,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合剂兑水3千克全池均匀泼洒,另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30分钟。

4、竖鳞病:治疗时每隔3~5天换水一次,每亩用马尾松鲜叶15千克,研碎后兑水25千克全池均匀泼洒。

金鱼在什么季节容易发生鱼病?

冬春是金鱼鱼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养殖水体小,温度易受外界气温影响而剧烈变化,金鱼本身新陈代谢程度低,抵抗力差,若管理不当,金鱼极易感染疾病。冬春金鱼疾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长、治愈较困难等,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冬春季节,必须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

1冬春季节金鱼常见病的预防

首先做好入池前的消毒工作,合理密养,然后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1防止温差过大室温最好保持2~10℃之间,水温的升降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鱼体逐渐适应,否则易患感冒,鱼鳔失调症,受热病等。

1.2合理调控水质适时排出底部污水,兑入水温相同的干净新水,一般情况下换水不超过总水量的1/3,配有增氧泵的要适时开机增氧,使金鱼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强抗病力。

1.3适当投饵水温6℃左右金鱼就开始摄食,以投喂鱼虫干或人工配合饲料为好,投饵应掌握“宁少勿多,饵不过夜”的原则,适当投饵有利于金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1.4及时消毒池水消毒可用食盐、漂白粉等。食盐的用量是每50kg水中放5g食盐,鱼体消毒用2%~3%的食盐水或10×10E-6的高锰酸钾浸泡10min,正常情况下每半月一次,或结合捞鱼、换水时进行。

2冬春季节金鱼常见病治疗

2.1鱼鳔失调症、感冒、受热病

症状:病鱼不死不活侧卧倒立沉于水底或浮于水面。

病因:水温剧变,金鱼受冻,水质不良引起。

治疗:每50kg水放入食盐5g,这样可减轻症状,预防感染,可适当升温,少量投饵。

锦鲤生病一般都生什么病?

一、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鱼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

出血病

黏球菌性烂鳃病

肠炎

竖鳞病

黄乳泡病

水霉病

打粉病

表皮增生症

二、寄生虫鱼病:寄生性鱼病属传染性鱼病,是由寄生虫或藻类寄生鱼体所致。危害金鱼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如下:

白点病

寄生虫性烂鳃

鱼虱

锚头蚤

三代虫

寄生虫性白内障

三、非传染性鱼病:非传染性鱼病一般是指机械损伤,水质不良,缺氧中毒,营养缺乏及其他敌害致伤引起的疾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往往许多非传染性鱼病引起鱼体虚弱或创伤,为传染性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条件,从而由非传染性鱼病交叉感染并发传染性鱼病,这是不可忽视的。

中暑与闷缸

烫尾病

鱼鳔失调症

萎瘪病

金鱼的敌害

◎肠炎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金鱼金发生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肯定。大多专家认为此病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故称之为细菌性肠炎。

金鱼的肠炎,主要水质不洁和喂了***饵料有关。

[症状]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将病鱼进行解剖后,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发病季节]多见于4—10月。

[防治方法]

(1)忌喂***变质的饲料,注意保持水质清洁。

(2)在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一30分钟,每天1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放2粒(即0.25×2,或0.1×2)。浸浴2—3天后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