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怎么养

养殖鱼怎么养?

鱼的种类比较多,要根据各个种类的习性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这样才可更好的生长发育。主要注意水质,水温,投喂的食物,方法等。大量养殖的一定要准备增氧设备,保证氧气充足。若是在鱼缸养殖的,要控制好密度,不可太密。此外,还要注意病害情况。

养殖鱼怎么养 - 中国养殖网

鱼的养殖方法和温度?

1.鱼生活的水温为20~30度。鱼对环境适应性虽强,但却有不能抵抗水骤变的的弱点。水温升降在2~3度时尚可忍受,不然的话鱼易生病,温度升降7~8度时,鱼在水底不吃食,不动。若变化再加大,鱼甚至会立即死亡。

控温度

鱼儿的生长也和水的温度息息相关,如果温度比较低,鱼儿的新陈代谢会减缓,食欲也会下降,这样长得就慢。

因此最好将温度保持在20℃以上,每天的温度变化要小于2℃,这样才能保证鱼儿的健康发育

养殖鱼类的质量要求是?

在进行水产养殖时,需保证池塘中的水的溶氧含量、PH值的范围、氨氮含量、亚硝酸含量、盐硫化氢含量、总碱度、总硬度以及弧菌的数量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溶氧含量:在一天24小时中,养殖场水中的溶氧含量不得低于2mg/L。而且必须要保证在夜间时,有8个小时的时间,溶氧的含量需大于4mg/L,而在8-14小时以内,溶氧的含量需不低于5mg/L。

淡水鱼与养殖鱼的区别?

1)体型。野生鱼生活在自然水体中,活动范围广,觅食空间大,游动频繁,反应迅速,因而其体型瘦长;养殖鱼大都生活在人工池塘或水库、河流、湖泊的网箱中,活动范围小,游动速度慢,反应较慢,因食用投喂饲料而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成鱼周期缩短,体型较胖。

(2)外观。野生鱼因其生活在流动的活水中,所以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有些养殖鱼因其生活在有污泥的静水中,所以鳞片厚,呈黑灰色,亮度降低。

(3)内脏。宰鱼的时候看鱼肚子里有没有油。如果没油,则为野生鱼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野生鱼生存环境复杂,水体生物量较少,觅食困难;如果鱼的肠子里油多,腹壁发黑,则多半为养殖鱼。



(4)味道。由于江河湖泊水质优良,含氧量高,野生鱼的味道纯净,没有杂味、异味,肉质更加鲜美、细嫩;而养殖鱼食用时可能有泥腥味。

区别很大,淡水鱼就是有大有小,而养殖的鱼基本都是一样的大小,淡水鱼味道鲜香,没有杂味儿。而养殖的鱼就是有饵料的味道,不是特别的纯香,,淡水鱼的身体都很匀称,而养殖的鱼就是头小身子大,淡水鱼肚子里面没有油,而养殖的鱼肠上挂白油,所以区别很大

鱼养殖成本及利润?

一般都是进行混养的,主要以养殖草鱼为主,然后混合适量的白鲢和花鲢等鱼种,一般1亩池塘可以养殖30斤白鲢、3斤花鲢、

60斤草鱼再加适量的鳊鱼等,其中鱼种费用大约为500元左右。饲料成本一般1亩鱼塘每年需要投喂饲料760斤左右,总费用为1300元左右。总利润大概在8千元左右。

按养1亩鲢鱼来计算,利润为2675元左右,成本为3300元左右。成本:鱼塘建设800元,鱼种500元,饲料1500元,水电医药500元,共计3300元。计算:亩产800斤左右,400斤花白鲢8元/斤,350斤白鲢6.5元/斤,50斤花鲢10元/斤,共计5975元左右,减去成本利润即267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