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禽黄鸡青脚型是怎样的

苏禽黄鸡青脚型是怎样的?

该型以我国地方鸡种为主要血缘,分别选育、配套而成。其羽毛麻黄或黄色,脚青色,生长速度中等,肉质风味特优,是典型的仿土种鸡品系。生产的仔鸡70日龄1.8千克左右上市,鸡肉可用于烧、炒、清蒸、白切等。

苏禽黄鸡青脚型是怎样的 - 中国养殖网

林下养鸡选择什么品种好?

鸡的品种很多,除了国外引进的几个大型肉鸡品种外,绝大多数中小型肉鸡、肉蛋兼用鸡和蛋鸡品种都能适应林地饲养。因为林地养鸡的目的是既要满足人们对优质肉蛋的需要,还要考虑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选择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中小型肉鸡和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肉蛋兼用品种。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宜于选择的品种:一、青脚麻鸡:产于广西,又称广西铁脚鸡。外貌特征:外观显著特征是:黑脚、黑嘴,羽毛生长快,毛色有麻黄、麻黑等不同颜色。公鸡为红羽黑尾,皮肤浅黑色,脚矮,单冠。性成熟早,仔公鸡一般为50天左右鸡冠鲜红,并开始啼鸣。性能:70日龄公鸡体重可达1900克,母鸡1400克。平均2.3斤饲料可长1斤体重。但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小鸡阶段日粮粗蛋白含量应达21%,代谢能3000大卡/kg,粗脂肪4%,钙1%,磷0.6%;中鸡阶段粗蛋白18%,代谢能2900大卡/kg,粗脂肪4%,钙0.9%,磷0.7%。二、成都麻鸡:产于四川成都周边县区。该鸡个体较大,毛色以麻黄为多,嘴、脚及皮肤呈淡黑色。其性能较青脚麻鸡略差。三、台湾黑鸡:分布于福建一带。毛色及全身乌黑,体型中等,生长速度快。四、陕南乌鸡:秦岭以南各市县均有分布。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引进国外良种鸡数量逐年增加,因其外来品种的生产性能好,经济效益高,故良种鸡在很多地方全面普及,而当地土种鸡则全面淘汰。目前除个别山区尚有种群存在外,大部分川道地区已很难找到。我县是目前安康地区内土种鸡保留较多的县区之一。据查,在太山庙、龙王、汤坪等乡镇的边远地方土种鸡数量不少,个别村组农户现存的土鸡基本没有外来血缘,属纯正的地方土鸡。由于陕南乌鸡品系较多,外貌特征不尽相同,毛色也很杂,有纯黑、纯白、黄、麻、花(竹斑鸡)等,也有单冠,复冠、草莓冠、豆冠等。但以纯黑乌皮、乌骨鸡最具代表性,应注意选留保种和提纯复壮。

爱拔益加肉鸡是怎样的?

1、AA白羽肉鸡。是爱拔益加肉鸡的简称,又叫双A鸡。由美国爱拔益加种鸡公司培育而成,其特点为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商品鸡羽毛整齐,均匀度好。公母平均6周龄体重1.86公斤,耗料5.87公斤,肉料比1∶2.14。

2、艾维茵白羽肉鸡。是美国艾维茵国际禽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肉用鸡种,该品种是选用了产蛋高的母系鸡与成活率高、增重快的父系鸡育成的品系配套肉鸡。该鸡种的父母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2.57-2.72公斤。66周龄体重为3.58-3.74公斤。

3、彼德逊白羽肉鸡。是美国彼德逊公司推出的白羽肉鸡品种。父母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为2.57-2.68公斤。

4、狄高红羽肉鸡。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培育的肉用鸡种。父母代母鸡24周龄体重为2.5公斤,66周龄体重为3-3.5公斤。肉料比为1∶1.77。

5、红波罗红羽肉鸡。又名红宝,是加拿大谢弗种鸡有限公司培育的红羽肉用鸡种。该品种具有黄喙、黄脚、黄皮肤的“三黄”特征。父母代母鸡24周龄体重2.22-2.38公斤,66周龄体重3-3.2公斤。肉料比1∶2.2。

6、海佩科红羽肉鸡。荷兰培育的肉用鸡种。羽毛大部分为红色,杂有少许白羽。64周龄体重3.4-3.5公斤,总耗料51.5-53.5公斤。

7、黄羽肉鸡。由我国地方黄羽鸡种与引进肉鸡品种杂交选育而成,具体分如下三种:(1)石岐杂肉鸡。产于广东省中山市,母鸡体羽麻黄、公鸡红黄羽、胫黄,皮肤橙黄色。(2)新兴黄鸡2号。华南农大与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合作培育,抗逆性强,能适应粗放管理,毛色、体型均匀一致。(3)岭南黄鸡,是广东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黄羽肉鸡,具有生产性能高、抗逆性强,体型外貌美观、肉质好和“三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