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泥鳅

怎么养殖泥鳅?

步骤/方式1

基本条件:水源充足、水体清爽无化肥等环境污染。进排水管道便捷,规定进排水设备分开。底呈中性化或酸性。养殖场周边环境舒适,供电系统设备正常的。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

怎么养殖泥鳅 - 中国养殖网

步骤/方式2

水塘规定:苗种池总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层以40~50cm最合适;侧墙压实保证不漏水。如果有条件可以用高密度聚乙烯膜遮盖侧墙锁水防跑;水池维持10cm左右污泥。进出水口用胶网拦下(还可用120目网眼布包囊)防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到养殖鱼池及其苗种在鱼缸换水时随水流肇事逃逸。出水口选用活动插口设备可以任意调整操纵水深

怎么养殖泥鳅 - 中国养殖网

步骤/方式3

整塘淤泥处理:放养第四个月将水放干水池翻地充足空气氧化暴晒,暴晒时长需在1个月之上。

怎么养殖泥鳅 - 中国养殖网

步骤/方式4

清塘消毒杀菌:投苗前15多天1亩用石灰粉100kg-150kg,消灭病原菌改进底泥。

怎么养殖泥鳅 - 中国养殖网

步骤/方式5

渗水上肥:待药效无效后立即投苗前5-10天,向苗种池灌水30cm进水管得用120网目地筛绢布过滤,并且用发醇完的有机肥料、生物肥等液肥,规定轮虫生物量必须达到5000—10000个/L,生物量20mg/L以上。

怎么养殖泥鳅 - 中国养殖网

步骤/方式6

投喂量控制:投喂量应依据气温、存活率、存塘量、残饵量等详细情况来决定;日投饵量是鳅体重4%~5%日投2次。当温度在25~28℃时泥鳅进食最旺盛,应适当增加投饵量推动其生长发育。投饵务必按时、定量分析、指定。按时即早上投喂日饵量30%夜里70%;定量分析乃是按时测量泥鳅的总数和净重,来确认科学合理的投饵量;指定乃是固定不动地址

泥鳅怎么养才能活?

1、因为泥鳅喜欢在底泥中或者在水体底层的淤泥中活动,因此需在容器的底部铺上底砂,厚度一般为5cm。

2、在养殖泥鳅的容器中种植适量的水草,既能方便泥鳅隐藏,又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3、养殖泥鳅的容器需摆放在比较阴凉且安静的地方,不能放在阳光暴晒的地方。

4、养殖水不宜换的过勤,只需每隔一段时间换水即可,如果使用自来水作为养殖水,需要提前晾晒保证水中的氯气已消散后才能使用,平时定期为它投喂馒头粒、蚯蚓等食物,也可用专门的鱼食进行喂养。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泥鳅的人工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场地选择:泥鳅养殖需要在静水区域进行,选择场地时需要考虑水质良好、水深适宜、水域环境等几个方面,最好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水深适宜、面积适中的池塘或水沟。

水质选择:泥鳅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避免水质恶化。最好选择井水、泉水等地下水源,或使用净化水进行养殖。

池塘消毒:在放养泥鳅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泥鳅放养:选择体格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进行放养。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水域条件、泥鳅规格、饲养管理等因子确定。一般每亩可放养体长3~4cm的夏花泥鳅100~150朵,体重20~25g的成鳅1000~1500尾。

饲料投喂: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投喂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糠饼、豆饼等,动物性饵料如鱼粉、血粉、动物内脏等,也可投喂配合饲料。投喂时需遵循“四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

水质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经常检测水质并进行调整,以确保泥鳅生活在最佳水环境中。一般每10天需要更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1/3左右。

疾病防治:泥鳅常见疾病有赤皮病、打印病、气泡病等,需要定期进行预防和治疗。平时要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泥鳅受伤,发现疾病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捕捞和运输:泥鳅在市场上价格较高,捕捞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网具进行捕捞,尽量避免泥鳅受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需要注意降温保湿,以防泥鳅在运输途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