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养殖全过程

黄鱼养殖全过程?

大黄鱼养殖

黄鱼养殖全过程 - 中国养殖网

1

科学培育苗种

黄花鱼属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随着水温下降,部分鱼群游向60米等深线暖水处越冬。大黄鱼春、秋两季繁殖,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产卵后幼鱼在近海长大,分散索饵。

中国沿海大黄鱼产卵场约10个,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的浅水区,水色混浊,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内,底质为软泥或泥质沙海区。东海、黄海区水深一般不超过20米,南海区不超过30米。

大黄鱼一生能多次重复产卵,春汛产卵场水温上升到15℃~17℃时开始集群产卵,生殖期中一般排卵2~3次,怀卵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10~275万粒不等,一般为20~50万粒。卵浮性,球形,卵径1.19~1.55毫米,卵膜光滑,有一无色油球,直径为0.35~0.46毫米。受精卵在水温18℃时约经50小时孵出仔鱼。

各地方群年龄组成不同其个体寿命、性成熟年龄也不相同:东海北部、中部群个体寿命最长,最高龄鱼为29龄,但开始性成熟年龄较迟,少数为2龄,一般为3~4龄。粤西群大黄鱼寿命最短,最高龄鱼仅为9龄,但性成熟年龄最早,少数个体1龄开始性成熟,大部分个体为2~3龄。闽、粤东群大黄鱼处于二者之间,最高龄鱼为17龄,大量性成熟个体为2~3龄。

2

苗种放养技巧

放养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商品规格的,放养的鱼种规格每尾要在100克左右;当年可达商品成鱼规格的,一般选择60~90克鱼种,有条件的话,放养100克以上鱼种更好。放养密度应控制在每亩400~700尾。放养时间以4月中、下旬以后为宜。鱼种放养前先圈养在池塘中的围网内暂养2~3星期,然后再放养。

黄鱼怎么不好养?

1、前期准备: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开始黄花鱼的人工养殖的必要前提。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除了采取一些养殖塘的选址、建造工作以外,还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建议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可以有效避免药性残留。另外,尽量选择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进行人工养殖,一边提供更好的换水处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池塘内安装富氧机。

2、物种选择:选择优良的物种是保障黄花鱼成活率的重要依据,可以借鉴他人的养殖经验,选择品种口碑较好的黄花鱼进行养殖。对于那些营养不良的品种,不要大胆尝试,否则会得不偿失。

3、鱼苗投放:鱼苗投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黄花鱼来说,有些步骤甚至有些困难。在投放鱼苗前,首先需要观察池塘的水位,水位不宜过深。同时还需要注意天然饵料的丰富程度,因为鱼苗不具备很强的人工饲料摄食能力,前期主要依靠池塘的浮游生物为食,丰富的天然饵料能够有效提高鱼苗的存活率。最后则需要注意鱼苗的消毒处理,避免细菌引发疾病造成鱼苗死亡。

4、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饲料的管理,在饲养黄花鱼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生长阶段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食物。选择饲料时,也应考虑其正常的生理需要,然后选择合适的饲料。另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日常的管理知识,特别是对于池塘,应该观察三次一天。每次我们需要看到黄花鱼的正常增长状态。如果存在不利的增长环境,我们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