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还可以叫什么

“小鸡”还可以叫什么?

我国古代,鸡有很多别名,如“时夜”(见《庄子·齐物论》)、“司晨”(见《尸子》)、“烛夜”(见《古今注》)、...此外,鸡的别名还有“翰音”、“羹本”、“金禽”、“兑禽”、“巽羽”、“勃公子”、“会稽公”、“酉日将军"。

“小鸡”还可以叫什么 - 中国养殖网

雏鸡:刚孵出的鸡。0天-50天为雏鸡。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天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物质,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有利于胎粪排出,促进其生长发育,是育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雏鸡的开食,可在雏鸡充分饮水3小时之后,一但有6-7成的雏鸡可以随意走动,雏鸡群中有一半的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开食为宜。

健康雏鸡绒毛整齐清洁,富有光泽;腹部平坦、柔软;脐部没有出血痕迹,愈合良好,紧而干燥上有绒毛覆盖;病雏绒毛蓬乱污秽,缺乏光泽;腹部膨大突出,松弛;脐部突出,有出血痕迹,愈合不好,周围潮湿,无绒毛覆盖明显外露。

活动性

健康雏鸡活泼好动,眼大有神,脚结实;鸣声响亮而脆;触摸有膘,饱满,挣扎有力;病残雏鸡缩头闭目、站立不稳、怕冷;尖叫不休;触摸瘦弱、松弛,挣扎无力。

重量

健康雏鸡体重符合该品种标准,雏鸡出壳体重因品种、类型不同,一般肉用仔鸡出壳重约40克,蛋鸡为36到38克;病雏体重太重或太轻,雏鸡腹部膨大卵黄吸收差体重过重,个体瘦小,体重过轻。

卤鸡怎么做?什么配料和步骤详细一点?

家庭新菜——卤鸡

卤味可说是最具潮汕地方风味物色菜肴之一。在一系列卤味中,卤鹅最常见,几乎街头巷尾到处可见,真谓家喻户晓。潮汕人在接待来记客人中,总是忘不了上一盘卤味,就是在酒店中也如此,潮州菜有“无卤味不成席”之说。

谈起卤鸡,人们相对陌生。其实,古代在春秋早就已盛食。据《楚辞.招魂》记载,盛行于淮扬一带的就有“露鸡”,郭沫若先生认为就是我们要谈的卤鸡。(清)乾隆时就形成相对固定的卤鸡制法,今扬州地区很盛传。如:取雏鸡,治净,用猪板油四两捶烂,酒三碗,酱油一碗,香油少许,茴香,花椒,葱同鸡入旋中汁料半入鸡腹,半腌鸡上,约浸浮四分许,用蒸架起,隔汤蒸熟(须勤看火候),改刀装盘,浇上原卤,淋上香油,即可供食。

而我们不妨采用潮汕风味之卤法,供参考。

原料:光鸡1只(约1000克),猪白肉100克,酱油300克、白酒20克、精盐20克、冰糖20克、味精5克、花椒8克、桂皮8克、丁香3克、八角3克、甘草3克、姜50克、芫荽头20克、大蒜20克。

制法:1、将光鸡开腹去内脏,洗净晾干,用精盐抹于鸡身内外。

2、先将花椒下鼎炒热后,与桂皮、丁香、八角、甘草等用干净纱布包扎,放进卤锅,加入酱油、冰糖、姜、白酒、猪白肉(切片),再加清水。

3、将芫荽、大蒜、姜等塞进鸡膛内,待卤锅烧滚后,才把鸡放入卤锅。中火为宜,约60分钟后捞起,用刀切片摆盘,淋上卤汁,上席。

特点:色味俱佳、嫩滑可口、别具风味。

注意:为便于卤鸡入味,在鸡下卤锅后,要翻转鸡身多次;味精在卤鸡捞起后,下于卤汁;用刀时,可以形状切摆,以求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