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二、三年不吃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娃娃鱼养殖技术 - 中国养殖网

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雌鲵产卵后,“任务”即告结束。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雄鲵从此就要担当所有的孵卵任务,直至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为止。

正文

1、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娃娃鱼怎么生存?

生活习性:娃娃鱼多生活在山间溪河的阴凉水域中,栖居石孔石隙,活动吃食常在夜间,白天一般隐匿在岩石孔洞内,食饵主要为水生昆虫、鱼虾、螃蟹、青蛙等(其他动物肉类也吃)。娃娃鱼幼小时,其头前颈部两侧长有3对须枝状的外腮,是它早期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约3年左右,幼体外腮自行消失,其呼吸器官由肺取代。这类动物随着地理条件的变化和影响,目前仅保存下来隐鳃鲵科三个种。除美国和日本东部有分布外,主要产地有我国,全国十七个省区皆有,尤以长江、黄河、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地溪河中为多。较长时间来,由于对天然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力,加上人工捕捉量大,致使娃娃鱼这一我国特有的水产资源严重衰退,有些产地近些年几乎濒临绝迹。

人工饲养:从野外引进一批具有繁殖能力的娃娃鱼放人人工生态模拟池饲养。这种饲养池是根据娃娃鱼畏光喜暗、栖藏孔洞的特点。人工饲养池均建在光线较暗的拱室内,每口池4—5平方米,池深l米,放2.5—5公斤的鱼4—5尾。饲养池的水源为天然溪水,水温变幅全年保持在10—22℃范围。人工饲养娃娃鱼的日常管理重点是做好授食管水,投喂螃蟹、蛀类、鱼虾及动物肉等。只要娃娃鱼吃食活动正常,生长发育就能收到良好效果。除投足适口饵料外,池水的管理也很重要。如果池水过满,娃娃鱼会自行逃循;水质不好,环境恶化,则会引起损伤死亡。因此,人工饲养应经常注意水质、水温情况,更新池内水体,使娃娃鱼有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