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养殖技术

种鸭养殖技术?

番鸭养殖技术:

种鸭养殖技术 - 中国养殖网

孵化

番鸭由于种蛋的蛋壳厚、光滑而坚硬、不易破碎、气孔封得严、相对表面积小。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致使人工孵化率低。四川青神县养殖技术研究所采用仿生孵禽温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鸭及西洋鸭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实践证明,用此法比常规孵化法提高出壳率10-15%。现将有关技术简介于下:  仿主孵禽温箱的组成

由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配套组成。在孵化前期番鸭蛋自温低,将种鸭蛋于立式箱内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边贮存的热源均匀供温的特点,使番鸭蛋各部受温均匀,孵至17天后,胚蛋自温逐渐升高,此时应将番鸭蛋由立式箱转至平型出雏箱孵化,通过向平型出雏箱减加冷热水,可准确调节蛋温在所需范围内,使其处于仿自然孵化状态。

种蛋的保存和放置

在环境温度低于18℃以下保存时间在6天内,孵化率较高;反之孵化率较低。种蛋水平放置,有助于提高番鸭蛋的孵化率。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在孵化过程中,要对孵至17-35天的胚蛋喷水。

气温高时喷冷开水;气温低时用35℃-40℃的温水喷洒。每天喷一次,将蛋喷至湿透,待晾干后继续孵化。

翻蛋的次数

翻蛋可以促进胚胎活动,防止内容物粘连蛋壳,使其受热均匀。孵化过程中宜每8小时用手工或滚动式翻蛋一次。

生长发育

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公母鸭生长速度相差很大。雏出壳后,饲养至10日龄,从体型、体重的大小即可区分出公与母。平均体重的绝对增长最大值是在70日龄之后。70日龄后公鸭体重增长大大超过母鸭。160日龄时,公鸭比母鸭约重1。

种鸭疾病预防和养殖技术?

1、降低密度

想要防止鸭群发病的同时又养好鸭子,我们就要注意鸭群的饲养密度问题。如果每平方米容纳的鸭群密度过大,鸭子数量过多,就会造成拥挤、堆压和积温闷圈,会很容易滋生疾病,因此要降低圈内的数量,增加水盆食槽。

2、调整配方

不同生育发展阶段的亚子需要的饲料配方不是相同的,我们需要根据仔鸭的年龄和状态来调整使用的饲料的配方比例等,并且在夏季时,满足仔鸭的氨基酸需求的情况下,减少蛋白质的供应,降低鸭群的体温防止病害。

3、改变养殖方式

想要养殖好仔鸭,最好采用网养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减少仔鸭和粪便的接触次数,减少仔鸭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并且还能减少鸭群的营养消耗和产热量,有利于鸭群的健康茁壮成长,是一种能够防止鸭病产生和传播的好方法。

4、定期消毒

防治鸭病,最重要的步骤终究还是及时的、定期的、彻底的进行消毒工作,及时铲去粪便,冲刷养殖场地,驱赶野生动物,填埋不必要的水坑等用以防止苍蝇、蚊子的滋生,使鸭群能够健康的生长,不受虫害骚扰。

蛋鸭养殖技术十大小窍门?

关于这个问题,1.选购优质种鸭和种蛋,确保高产高效。

2.建立适宜的鸭舍,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3.饲料要选择优质的,保证营养均衡。

4.饮水要保持清洁,每日更换。

5.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时间,防止饲料浪费和过度喂养。

6.注意禽病防治,对于发生疫情要及时隔离治疗。

7.保持鸭舍卫生,定期清理鸭粪、换草垫。

8.加强管理,定期检查鸭群生长情况和饲养环境。

9.进行科学繁殖,合理选配种鸭。

10.对于母鸭孵蛋时,要注意温度、湿度、翻蛋等要求,保证孵化成功率。